[实用新型]劈裂式脑室腹腔分流鞘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9960.8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1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波;李国栋;蒋传路;孙喜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劈裂 脑室 腹腔 分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v-p分流术中腹腔端微创置管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劈裂式脑室腹腔分流鞘卡。
背景技术:
杨东波,蒋传路,叶伟等.腹腔端微创置管技术在脑室-腹腔分流术中的应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14(7):301-302.此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v-p分流腹腔端微创置管的装置,该装置是在原有的腹腔鞘卡基础上,将其改造为由可劈裂分开的两部分组成,该鞘卡大大简化了V-P分流术中腹腔端的置管过程,其不足之处在于在撤离鞘卡时会因为鞘卡锐利缘将分流管撕裂或折断而致手术失败。
目前,脑室-腹腔分流术仍是治疗脑积水的有效方法之一,分流管腹腔端放置通常需行开腹手术,近年来,有报告通过采用腹腔镜技术使分流管腹腔端的放置更加简单,位置不当的可能性大为下降,可减少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且术后疼痛减轻,对瘢痕体质的病人可减轻瘢痕发生,但腹腔镜的应用也存在不足,如需增添手术设备及增加医师工作量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劈裂分开的鞘卡,可在不使用腹腔镜的情况下使用微创技术对分流管腹腔端进行放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劈裂式脑室腹腔分流鞘卡,其组成包括:带有凹槽的右半管壁,所述的右半管壁的凹槽插入带有凸起的左半管壁,所述的凹槽与所述的凸起配合连接。
所述的劈裂式脑室腹腔分流鞘卡,所述的右半管壁和左半管壁的凹槽与凸起插入配合使右半管壁和左半管壁形成一体的管状装置。
所述的劈裂式脑室腹腔分流鞘卡,所述的左半管壁的前端带有椎尖。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劈裂分开的两部分组成方式,代替了原有腹腔鞘卡成一整体的管状末端,这一改装使得v-p分流术腹腔端置管大大简化,仅需切开约5mm小的创口,在劈裂式分流鞘卡协助下,即可将分流管腹腔端置入腹腔后,再将鞘卡劈开退出,皮下缝合切口即可,这大大减小了腹部创伤,减轻术后疼痛。
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又节省医用资源,减少开支,手术效果好,并发症低,且不需腹腔镜协助,费用低,可为多数患者接受,易于在各级医院开展。
3.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流管腹腔端微创置管技术治疗的脑积水患者,取得了理想效果,术后未发生腹腔端异位或腹腔脏器损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产品的插入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右半管壁与左半管壁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右半管壁与左半管壁合并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劈裂式脑室腹腔分流鞘卡,其组成包括:带有凹槽1的右半管壁2,所述的右半管壁2的凹槽1插入带有凸起3的左半管壁4,所述的凹槽1与所述的凸起3配合连接。
所述的劈裂式脑室腹腔分流鞘卡,所述的右半管壁2和左半管壁4的凹槽1与凸起3插入配合使右半管壁2和左半管壁4形成一体的管状装置5。
所述的劈裂式脑室腹腔分流鞘卡,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半管壁4的前端带有椎尖6。
具体实施方式:
在人工气腹的前提下,腹部取5mm小切口,暴露分流管腹腔端,注意勿损伤之,在该处皮下插入Peel-Apart开皮器置于腹腔内,通过开皮器听气流声音,证实开皮器确实在腹腔内,压迫腹部见人工气腹形态变小,气腹压力逐渐下降,可进一步证实,拔除开皮器,扩张内芯,保留外部鞘卡,抬高头位,再次证实分流管通畅,将分流管腹腔端经鞘卡置于腹腔内,完全放入后,劈开鞘卡并撤离,人工气腹排气,皮内缝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99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尿液收集器通用的防逆流阀
- 下一篇:一种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