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面框架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9963.1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3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邝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雷鸣达通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面 框架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尤其是一种具有四面框架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一般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电芯,外壳通常是六面结构,即电芯全部包裹在整个外壳内。电池的封装一般采用低压注塑成型和电池框封装工艺。低压注塑成型工艺是传统的公知技术,一般使用金属模具将待处理的部件放置在内部并注塑成型。电池的框封装工艺是通过普通注塑成型,把用于注塑的标准塑胶材料,如聚苯乙烯等通用塑胶加热至熔融状态,并在非常高的压力下注入空腔内,通过模具将电池框注塑成型。再将电芯与保护电路板组合并装入上述注塑成型得到的电池框内,然后包裹标签贴纸。
六面结构的电池将电芯全部包裹在外壳内,使得电池的体积较大,使用时,电池安装在手机等用电产品内,其占用的空间也就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六面结构电池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电池的上下表面不设外壳,只在电池的两端和两侧设有框架的四面框架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四面框架电池,包括电芯和外壳,所述外壳是由相互连接的上边框、下边框和侧边框构成的四面框架,电芯设在四面框架内;
所述四面框架与电芯之间设有正极片和负极片,上边框与电芯的端面之间还设有保护板和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芯的一端设有正极,另一端设有负极,四面框架的上边框设在电芯的负极端;
所述正极片设为L形结构,其一端与电芯的正极焊接连接,另一端与保护板焊接连接;
所述保护板与负极片焊接连接,负极片与电芯的负极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形正极片与电芯的侧面之间设有双面胶,正极片通过双面胶与电芯的侧面粘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芯的外表面包裹有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六面结构的电池,本实用新型采用四面框架将电芯嵌入在框架内,正极片通过双面胶与电芯的侧面粘贴连接,使得四面框架与电芯连接牢固,免去电芯上下表面的外壳,增大电芯的安装空间,即在电池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增大电芯的体积和容量,从而可以延长手机等用电产品的待机时间或通话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四面框架电池,包括电芯1和外壳,所述外壳是由相互连接的上边框、下边框和侧边框构成的四面框架2,电芯1设在四面框架2内;所述四面框架2与电芯1之间设有正极片3和负极片4,上边框与电芯1的端面之间还设有保护板6和支架5。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芯1的一端设有正极,另一端设有负极,四面框架2的上边框设在电芯1的负极端;所述正极片3设为L形结构,其一端与电芯1的正极焊接连接,另一端与保护板6焊接连接;所述保护板6与负极片4焊接连接,负极片4与电芯1的负极焊接连接。所述L形正极片3与电芯1的侧面之间设有双面胶7,正极片3通过双面胶7与电芯1的侧面粘贴连接,电芯1的外表面包裹有标签8。
本实用新型采用四面框架2将电芯1嵌入在框架内,正极片3通过双面胶7与电芯1的侧面粘贴连接,使得四面框架2与电芯1连接牢固,免去电芯1上下表面的外壳,增大电芯1的安装空间,即在原有电池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增大电芯1的体积和容量,从而得到容量更大的电池。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机时,能够使手机的待机时间延长,或增加手机的通话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雷鸣达通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雷鸣达通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9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