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电视前端分板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0726.7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9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向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00 | 分类号: | H04N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熊晓果;吴彦峰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电视 前端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口技术,特别涉及数字电视前端分板接口。数字电视前端分板接口为一种数字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与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之间的接口。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视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各具特点的调制传输标准相继推出,各类各平台方案的机顶盒应运而生,往往同一类型的机顶盒有多家不同的主芯片和前端方案,而不同类型的机顶盒往往又采用同样的主芯片方案,这些不同方案在机顶盒这类产品上往往又大同小异的。为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各厂家工程师在不同方案选择间进行各种组合工作,大多雷同重复设计与调试,好的经验技术得不到有效继承,造成产品质量波动大,开发周期变长。机顶盒市场属于一个客户定制产品的一个市场,客户留给各厂家开发的时间往往很短,谁家先送样测试通过占了很大市场先机,故如何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变得特别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硬件重复调试环节,节省产品开发周期的数字电视前端分板接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字电视前端分板接口,包括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所述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与所述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均为模块化结构,所述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与所述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之间采用接口连接。
所述接口信号定义包括I2C总线、I/O口控制信号、电源和全TS流信号。
所述接口定义预留了相应的管脚。
本实用新型中的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与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均为模块化设计,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与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采用规范定义的接口连接,本接口定义完全满足现行主要数字电视标准(包括DVB-S/DVB-C/DVB-T/ABS-S/DTMB等)要求,接口信号定义包括I2C总线、I/O口控制信号、电源和全TS流信号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机顶盒分为前端接收分板,后端解码输出主板,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与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并采用规范定义的接口进行连接,则不同的前端和不同的后端就可随意组合,可及时搭建软件开发用的硬件平台,减少了硬件重复调试环节,大大节省产品开发周期,可先于竞争对手向客户提供样机,抢得市场先机。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连接插座管脚定义。
图3是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连接插头管脚定义。
图4是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与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之间采用接口连接,各接口信号定义。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一种数字电视前端分板接口,包括机顶盒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所述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与所述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均为模块化结构,所述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与所述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之间采用接口连接。所述接口信号定义包括I2C总线、I/O口控制信号、电源和全TS流信号。所述接口定义预留了相应的管脚。
在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上设置连接插头,前端RF调谐输出中频信号输入到解调芯片,解调后的TS码流信号引到连接插头上;前端接收分板上需要的电源及控制信号通过接口从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上引入。在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上设置连接插座,前端TS码流输入信号从连接插座上引入CPU,前端所需电源及控制信号引到连接插座对应管脚。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和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分别安装固定。方案原理框图见图1。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连接插座管脚定义见图2。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连接插头管脚定义见图3。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与机顶盒后端解码输出主板之间采用接口连接,各接口信号定义见图4。图4中,
注:1、各路电源供电最大电流为1A。
2、NC管脚未定义时连接到地。
3、NC管脚定义为其它非“GND”信号时,须串联电阻后接到连接插座上,以增加机顶盒前端接收分板的通用性。
具体的连接器可选择不同规格的双排针插头插座,典型的有90度弯2.54MM间距双排针插头插座。在设计中需统一规定接口在PCB上的安装位置,以免出现不同模块在结构件中安装后接口错位或插针插入深度不够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07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像素级投影显示梯形校正系统
- 下一篇:可进行儿童监护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