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容性耦合粘贴式绝缘中性电极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0752.X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2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君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瑞安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粘贴 绝缘 中性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频外科手术时所的中性电极,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绝缘薄膜层的中性电极。
背景技术
通常,单极高频电刀所配备的粘贴式中性电极,一般都以金属板(箔)和导电粘胶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以达到分散和返回手术电流的目的。这样,高频电刀所产生的任何形式电流均可流经患者,因为这种中性电极无法阻断和隔离对患者十分危险的低频和直流电流。当高频电刀一旦发生故障而在应用部分产生低频或直流电流时,患者将可能受到电击,从而对患者构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改变目前使用的中性电极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有绝缘薄膜层的中性电极。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容性耦合粘贴式绝缘中性电极,包括金属箔层、绝缘薄膜层和粘胶层,金属箔层与粘胶层之间为绝缘薄膜层,金属箔层下方为底衬,粘胶层上方有一防粘保护膜层;
所述的金属箔层使用铝箔,其厚度为0.004~0.008cm,所述的金属箔层的面积为150~250cm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贴式中性电极应用电容耦合原理,即在金属板(箔)和粘胶之间插入一绝缘薄膜,以使中性电极与患者之间形成紧密的电容性耦合,其主要包括由下而上的一个绝缘底衬层、一块金属箔层、一片绝缘薄膜层、一粘胶层,还有一片防粘保护膜层,该中性电极仅允许高于一定频率的电流通过,从而提高高频电刀手术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容性耦合的粘贴式绝缘中性电极既能无损耗的传输高频手术电流,又能有效地阻断有害的低频和直流电流,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性耦合的粘贴式绝缘中性电极,其主要结构包括一块面积200cm2左右的金属箔1、一片面积稍大于所述金属箔1并位于所述金属箔1上方与之紧密相连的绝缘薄膜2、一层涂于所述绝缘薄膜2上方的导电的或绝缘的粘胶3、一块贴于所述金属箔1下方的绝缘底衬4、还有一片位于所述粘胶3上方的运输、贮存用的防粘保护膜5;其中,所述的金属箔1与底衬4和绝缘薄膜2之间均用粘接剂粘接,中性电极电缆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的金属箔1相连。所述的绝缘薄膜2上的粘胶层3可用于与患者皮肤紧密而均匀地粘贴,以使患者作为一个电极和所述的金属箔1作为另一个电极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电容性耦合,这个电容既能无损耗的传输高频手术电流,又可有效地阻断和隔离高频电刀故障时产生的低频和直流电流,这就大大提高了电刀手术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容性耦合的粘贴式绝缘中性电极的金属箔1可以是铝箔或其它良导体材料,其厚度为0.004~0.008cm,优选值为0.005cm,所述的金属箔1的面积为150~250cm2,优选值为200cm2,长宽比例可为10cm×20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容性耦合的粘贴式绝缘中性电极的绝缘薄膜2可以是任何高介电强度、低损耗的绝缘薄膜材料,建议使用聚酯材料,其尺寸应稍大于所述的金属箔1,以保证所述的金属箔1不外露,其基本尺寸可为10.5×20.5cm;所述的绝缘薄膜2的厚度必须相当小,以保证与患者形成足够的电容量,一般取0.002cm~0.003cm,其优选值为0.0025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容性耦合的粘贴式绝缘中性电极的粘胶3可以采用导电粘胶,如聚丙稀酸钠,其厚度视粘胶导电率而定,一般取0.05cm。所述的粘胶3的面积以涂满所述的绝缘薄膜2为准;所述的粘胶3也可以是绝缘的医用粘胶,厚度愈薄愈好,优选的厚度为0.001~0.002cm,要求均匀地涂复在整个绝缘薄膜2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容性耦合的粘贴式绝缘中性电极的绝缘底衬4作为整个中性电极的支撑和附着体,其面积也应稍大于所述的金属箔1,与所述的绝缘薄膜2相同,材料应具有较高的介电强度和机械强度,还应具有防进水防着火能力,一般使用厚度为0.05cm的PVC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容性耦合的粘贴式绝缘中性电极的保护膜5是作运输、贮存用的保护层,其面积同所述的绝缘薄膜2和底衬4相当,厚度以保证整个中性电极的柔韧性为准,优选厚度为0.05cm的PVC或聚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君,未经杨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07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事务管理功能的电子台历
- 下一篇:沼气集中供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