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轧辊热处理用的辊颈保护套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1358.8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6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明;漆瑞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三强轧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38 | 分类号: | C21D9/3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热处理 辊颈保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辊辊颈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轧辊热处理用的辊颈保护套。
背景技术
冶金轧辊根据应用领域及服役条件不同,对其工作层硬度、耐磨性、抗疲劳性能及辊颈和心部抗断裂性能要求均有不同。目前国内大型轨梁轧机用的珠光体球墨铸铁轧辊(BD2)用于轧制60kg/m、55kg/m的重型钢轨的轨梁轧机第二个机架,轧辊辊颈和心部要求具有较高的抗热冲击、抗断裂性能,辊身工作层要求较高的耐磨性、抗热疲劳性能。因此BD2轧辊采用珠光体球墨冷硬铸铁的材质,现在比较先进的热处理工艺类型为轧辊辊身工作层粗开孔型后进行高温奥氏体化保温、出炉喷雾淬火+回火处理,控制工作层的金相组织为带位相的回火索氏体,以提高工作层的硬度、减少径向硬度落差,达到轧制重型轨梁耐磨性的要求。
珠光体球墨铸铁(BD2)轧辊进行表面喷淬+回火热处理工艺,BD2轧辊在高温热处理、喷淬过程中,其辊颈的保护是个比较重要的技术问题。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传统的辊颈保护方法是:在轧辊进炉前,在辊颈部位用6#~8#钢丝网包扎一层20mm厚的硅酸铝陶瓷纤维棉。但是这种辊颈保护装置却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轧辊在热处理炉内高温奥氏体化的加热、保温过程中钢丝网极易氧化,辊颈部位包扎的硅酸铝陶瓷纤维棉也和辊身一样加热到奥氏体化的920℃温度;
2.轧辊出炉吊运过程中,以及在喷淬机上进行旋转喷雾淬火过程中,硅酸铝陶瓷纤维棉保护网因为氧化极易受到损坏而造成脱落,轧辊辊身在喷淬时辊颈部位也有部分部位进行了喷淬而造成金相组织、硬度的不合格;
3.轧辊喷淬完后在喷淬机上、或冷床上吹风强制冷却过程中辊颈也同时受到风冷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辊颈部位温度、冷却速度得不到较好的控制,也容易造成辊颈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轧辊热处理用的辊颈保护套,该保护套可使轧辊在加热、保温、喷淬、风冷过程中,其辊颈部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可以控制辊颈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同时,该保护套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这样既能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又能提高轧辊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轧辊热处理用的辊颈保护套,其包括由双层钢板制成的圆柱和锥体组合体保护套本体和与保护套本体封闭端面连接在一起的端部挡板,保护套本体与辊颈间隙配合,所述保护套本体中间层填充有一定厚度的高铝质耐火材料层,保护套本体内、外表面涂刷有防氧化涂料层,保护套本体中部开有一个测温孔。
更进一步,保护套本体的内径尺寸比粗加工辊颈的直径尺寸大15~25mm。
更进一步,保护套本体的长度比辊颈的长度大100~150mm。
更进一步,保护套本体所采用的钢板厚度为10~20mm。
更进一步,端部挡板为10~20mm的钢板。
更进一步,高铝质耐火材料层的厚度为100~150mm。
更进一步,保护套本体封闭端面和端部挡板焊接在一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轧辊热处理用的辊颈保护套内、外层均涂有防氧化涂料层,中间层填充有高铝质耐火材料层,且保护套本体与辊颈采用较小的间隙配合的连接方式,因此,轧辊在热处理炉内高温奥氏体化的加热、保温过程中,可以控制辊颈部位的温度,减少辊颈的氧化。
2.由于辊颈部位套上保护套后受到较好的保护,轧辊辊身在喷淬时辊颈部位成金相组织、硬度均能达到技术要求;轧辊喷淬完后在喷淬机上或冷床上吹风强制冷却过程中,辊颈也同时避免受到风冷而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辊颈部位温度、冷却速度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使辊颈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能够达到技术要求,能够使辊颈部位得到很好的保护。
3.每次使用后,需要在保护套本体的内、外表面再次涂刷防氧化涂料,因此可以延长保护套的使用寿命,可以重复使用30多次,这样既能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又能提高轧辊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是高铝质耐火材料层,2是内表面防氧化涂料层,3是外表面防氧化涂料层,4测温孔是,5是辊颈,6是端部挡板,7是辊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三强轧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三强轧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1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阻式钢卷预热炉
- 下一篇:一种储罐开孔接管壁板整体热处理胎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