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模生产共用压力机的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1446.8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6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乐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森(上海)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华庄模具有限公司;上海科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龚敏 |
地址: | 2018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生产 共用 压力机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级进模生产共用压力机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内外冲压厂及模具厂为谋求长远高效的发展和应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纷纷充分发挥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出发点。因此作为模具制造供应商,怎样实现机床与模具的最大效益和更好的经济性一直以来就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目的。
传统的工艺是采用单模落料、单工序模具和级进落料、多工位模具,分开生产的模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改变传统的工艺分开生产的模式,提供一种有助于更好地提高级进模生产效率的共用压力机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级进模生产共用压力机组合结构,在所连接的两付模具斜对角设有定位销孔,与机床相应定位孔处配合。
针对机床上没有定位孔的情况,在两模具连接处设有至少两个导柱和导套,通过导柱导套的导入来开合模具以便保证保证模具精度。
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机床的条件,实现了节省时间、机床与人工达到最大量产化。同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级进落料模与后工序的多工位模具,及进模与级进模,多工位与多工位模具,单工序与单工序模具之间的连接,以及其他设备工具经连接后安装在一台设备上生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汽车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级进落料模、多工位模具的组合结构;
图3是实施例1导柱和导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以如图1所示的汽车零件为例,采用级进落料模、多工位模具的组合结构共用在现有的2000T自动线压力机上生产。模具样图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与机床的连接实施方式如下:
(1)两付模具斜对角各自都设置有定位销孔,直径为3英寸(Φ76.2)另一处为3.25英寸(Φ76.2+6.35),与机床相应定位孔处导正。安装时对准即可保证两模具之间的精度。对于机床上没有定位孔的制作方法如下:
如图3所示,在两模具连接处安装至少两个导柱1和导套2,通过导柱导套的导入来合模具以便保证保证模具精度。
(2)经过模具在2000T自动线安装调试好后,从配备的卷料机上传出布距523mm的坯料进入落料模中。经过三次送料(布距)落出拉伸坯料和成出小加强小件,并从送料方向的右侧滑出机床外。同时再由多工位模拉伸工序中的夹拾器,以X轴863.6mm,Y轴254mm,Z轴184mm的工作轴线将坯料送到拉伸模及其后序,最终完成自动化的生产。
如上所述,通过共用一台压力机采用级进落料模与多工位模具的结合,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省成本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森(上海)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华庄模具有限公司;上海科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亿森(上海)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华庄模具有限公司;上海科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1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叶片模锻件的飞边脱边机构
- 下一篇:气动式电子元件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