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视机专用智能型节能插排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2533.5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6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尹俊梼;吴钱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涛 |
主分类号: | H01R27/02 | 分类号: | H01R27/02;H01R13/66;H01R13/70;G08C23/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机 专用 智能型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插排,特别涉及一种高可靠性、高性价比、节能、环保的电视机专用智能型节能插排,属于电工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电视机顶盒在全国逐步普及、DVD已经是家庭的必备设备、高清多媒体播放器也日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电视以及周边电器产品越来越多。可是根据调查,大量的家庭仅使用遥控器关闭电视机以及周边的电器,让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这样随着时间的累积,不仅浪费大量的电能,还缩短了电器的使用寿命。
市面上虽然也有一些电视机专用节能插排,但是大部分是采用触发延时等简单逻辑电路组成,可靠性差,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如目光灯开启等)而误触发,功率计算的准确性差,待机的判断点离散性大;还有一些类似的产品,为了防止遥控码的误动作,采用了遥控器对码的方法,可是使用起来相对麻烦,普通用户无法认可,另外成本也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视机专用智能型节能插排,能通过遥控器关闭电视机后自动关闭电视机及其它周边电器的电源,有效地解决待机能耗,具有高可靠性、高性价比、节能、环保的特点,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节能插排存在的可靠性差,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而误触发,使用麻烦,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视机专用智能型节能插排,该插排连接外接交流电源,其中,所述插排包括单片机主控电路、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电路、参考电压电路、直流+5V电压产生电路、直流+24V电压产生电路、电流取样检测电路、继电器、电视机专用电源插座和至少一个周边电器电源插座;所述单片机主控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电路、参考电压电路、直流+5V电压产生电路、电流取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单片机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直流+24V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直流+5V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外接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直流+24V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外接交流电源,所述直流+24V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相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外接交流电源以及所述直流+24V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取样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视机专用电源插座的火线和所述周边电器电源插座的火线相连接;所述电视机专用电源插座的火线端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所述电视机专用电源插座的零线端接所述电流取样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流取样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视机专用电源插座的零线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排还包括工作状态指示灯,所述工作状态指示灯的输入端与所述单片机主控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电路中,遥控接收窗LED-FR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1的第2脚相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电阻R4相串接后与单片机U1的第3脚相连;所述参考电压电路包括电阻R2、R3、电容C1,电阻R2和电容C1并联后与电阻R3相串接,然后再与单片机U1的第6脚相连;所述电流取样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R5、电容C2、起限压保护作用的二极管D7-D8,电阻R5与二极管D7、二极管D8三者并联后与电阻R1串联,然后再与电容C2并联至单片机U1的第7脚和第8脚之间;所述直流+24V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7-R8、三极管Q3,电阻R7连接至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基极与电阻R8串联后连接至所述单片机U1的第5脚;电视机专用电源插座J1和周边电器电源插座J2的火线相连接后再连接到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周边电器电源插座J2的零线直接接所述外接交流电源的零线,电视机专用电源插座J1的零线连接到所述电流取样检测电路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插排还包括电压取样检测电路,所述电压取样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压取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主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涛,未经林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2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