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落料模具的刃口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3240.9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2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锁军;梁燕;李芳剑;黄全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广菱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刃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落料模具,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模具上的落料模具的刃口结构。
背景技术
一股用汽车模具上的较大落料模具,为了节省材料成本,同时又要满足使用要求,很多模具公司均将该落料模具整体铸造而成,并在其上、下模的刃口部位倒有圆弧倒角5(如图1~图2所示),然后在该圆弧倒角上用焊条进行堆焊后,再进行精加工刃口的切削端面7和侧面8,其加工工艺流程图见图5~图8所示,这种刃口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加工圆弧倒角时需要单独上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而且圆弧倒角的面积较大,需要堆焊的面积较大,因而加工工时较长;2、由于圆弧倒角的面积较大,堆焊的焊条需要量较大,因而加工成本较大;3、精加工时需要将刃口的整个切削端面和侧面均进行切削,其加工面积较大,由于焊后的模具本体材料和堆焊层材料均较硬,加工的面积越大对超硬切削刀具的损耗就越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工时短、加工成本低而且可延长超硬切削刀具使用寿命的落料模具的刃口结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落料模具的刃口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均包括模具本体和堆焊层,所述模具本体的刃口上带有直边倒角,所述的堆焊层覆盖在该直边倒角上并且向下延伸覆盖至模具本体的部分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堆焊层覆盖在模具本体部分侧面上的厚度H为0.3~0.8mm。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之落料模具的刃口结构与现有的落料模具的刃口结构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加工工时短:在本实用新型之落料模具的刃口结构中,模具本体的刃口上带有直边倒角,堆焊层覆盖在该直边倒角上并且向下延伸覆盖至模具本体的部分侧面上。由于模具本体刃口上的倒角是由圆弧倒角改为直边倒角,它可在轮廓粗加工时换上倒角刀具即可加工出来,无需再另外上数控机床进行圆弧倒角的加工,因此可缩短粗加工的工时;另外,由于直边倒角比圆弧倒角的面积小,因而它需要堆焊的焊条较少,可缩短堆焊工时和精加工切削堆焊层的工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工时较短,机加工效率较高。
2、加工成本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直边倒角比圆弧倒角的面积小,因而可大幅度节约堆焊的焊条,从而可降低其加工成本。
3、可延长超硬切削刀具使用寿命: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堆焊层还向下延伸覆盖至模具本体的部份侧面上,因而在精加工刃口的侧面时,只需切削模具本体的部份侧面上的堆焊层即可,无需对整个侧面进行切削,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减少对超硬切削刀具的损耗,从而可延长超硬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降低焊接的难度,减少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落料模具的刃口结构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现有落料模具的刃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本实用新型之落料模具的刃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3的B部放大图;图5~图8:加工现有落料模具的刃口结构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5:轮廓粗加工的示意图;图6:圆弧倒角加工的示意图;图7:堆焊的示意图;图8:精加工的示意图;图9~图11:加工本实用新型之落料模具的刃口结构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9:轮廓粗加工的示意图;图10:堆焊的示意图;图11:精加工的示意图;图中,1-上模,2-下模,3-模具本体,4-堆焊层,5-圆弧倒角,6-直边倒角,7-切削端面,8-侧面,H-堆焊层覆盖在模具本体部分侧面上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3~图4中公开的是一种落料模具的刃口结构,它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和下模2均包括模具本体3和堆焊层4,所述的模具本体3的刃口上带有直边倒角6,所述的堆焊层4覆盖在该直边倒角6上并且向下延伸覆盖至模具本体的部分侧面8上,并且堆焊层4覆盖在模具本体部分侧面上的厚度H为0.5mm。
加工本落料模具的刃口结构时,首先将上模1和下模2的轮廓分别进行粗加工,并且使上、下模相对的侧面8比设计要求过切0.5mm,然后对模具本体3的刃口即上、下模刃口的切削端面7和上、下模相对的侧面8连接处进行倒直边倒角6,(见图7);在直边倒角6处用焊条进行堆焊(参见图8);对上、下模刃口的切削端面7和堆焊层4的侧面进行精加工,并使堆焊层覆盖在模具本体部分侧面上的厚度H为0.5mm。(参见图9)。
作为本实施例一的一种变换,所述的堆焊层覆盖在模具本体部分侧面上的厚度H也可以增大或减小,一股情况下,它可以取0.3~0.8mm中的任意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广菱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广菱模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32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路桥路缘组件一次成型模具
- 下一篇:波纹带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