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极耳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3399.0 | 申请日: | 201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6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岳利;江浩;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王静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极耳,尤其是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软包装电池极耳。
背景技术
目前,软包装电池的电芯和电解液一般是由封装箔封装的,如于2004年11月4日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200410098136.7号所揭示的电池封装结构,其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封装箔折叠、粘接后形成一个密封空间,电芯和电解液密封于密封空间中,电芯的正负极耳则外露于封装箔外,以便为外接电路供电。
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电池极耳的剖视图,这种极耳包括平直的导电片10和粘接于导电片10两面的密封胶12。封装电池时,电芯置于封装箔所围成的密封空间内,极耳的密封胶12与封装箔的粘结层贴合,加热后二者熔融于一起,极耳伸出封装箔外。
但是,上述现有电池极耳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电池极耳的导电片10和密封胶12之间的接触面为平直面,电解液有时会从接触面处渗出,导致电池使用寿命降低。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电池极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软包装电池极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极耳,其包括导电片,导电片的两面都为凹凸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耳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片的两面都粘接有密封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耳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片的两面都设有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耳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片的两面都设有凹陷。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耳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片的一面设有凹陷,另一面设有凸起。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池极耳采用具有非平直面的导电片,有效延长了电池封装后电解液的渗透路径,改变了电解液的渗透方向,因此能够有效降低电解液渗液的风险,提高电池封装的密封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电池极耳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电池极耳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耳第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耳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耳的第一实施方式包括导电片20和粘接于导电片20两面的密封胶22。其中,导电片20的两面都设有若干凸起200,导电片20和密封胶22的接触面为非平直面。与现有电池极耳相比,用本实用新型电池极耳封装的电池,不仅能延长电解液渗透的路径,而且可改变电解液渗透的方向,因此能够有效降低电解液渗液的风险,提高电池封装的密封 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耳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导电片20a的两面都设有若干凹陷200a,导电片20a和密封胶22a的接触面为非平直面。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替代实施方式中,电池极耳的导电片还可以一面设有凹陷、另一面设有凸起,凹陷和凸起的形状、数量、大小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也可以直接将导电片做成其他形状,只要导电片与两面密封胶的接触面都不为平直面,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池极耳也可以仅包括导电片而不设密封胶,封装时导电片直接与封装箔的粘结层粘合,此时,只要导电片的两面为非平直面,同样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经试验,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电池极耳封装的软包装电池,其使用寿命提高了2~7倍。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既可应用于正极极耳,也可以应用于负极极耳,只要选择的导电片的材料与极耳极性相适应即可,这些都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易于实现的,因此本说明书不再对极耳极性和导电片的材料进行特别说明。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3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环保型发光二极管用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