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栓液压上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3602.4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5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邵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普菲特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263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栓 液压 上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栓液压上紧装置,尤其是压缩机用螺栓液压上紧装置,属于螺栓液压上紧装置制造领域。
技术背景
对于直径大于1英时的螺栓,应用普通手动扭矩扳手是很难将其预紧的,必须借助一种专用螺栓预紧工具来将其预紧。如专利号为CN97234407.1所述的名为“螺栓液压上紧装置”,其由活塞、油缸和座圈组成。活塞中心设有与预紧螺栓相配的内螺纹,一边设有进油接头,接头经高压油管与油泵相连接,为活塞提供预紧液压力,实现对螺栓的预紧。其存在三大缺点:一是拆卸活塞时需要的操作空间大,对于机械结构紧凑的场合就不适用,如压缩机;二是不通用,一种螺栓规格就需要一台“螺栓液压上紧装置”,浪费原材料,预紧成本高;三是拆卸困难,需要通过拨动活塞卸下“螺栓液压上紧装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螺栓液压上紧装置”存在的不足,针对其存在的第一大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栓液压上紧装置,其由活塞、油缸和座圈组成,其特征在于:活塞中心制成可通过预紧螺栓的内孔;在活塞的上端面设有锁紧螺母;油缸的下端面与座圈相连接,座圈与预紧工件表面接触;在座圈内放置与预紧螺栓相配的预紧螺母。
所述锁紧螺母中心设有与预紧螺栓相配的螺孔。
所述的锁紧螺母的横截面可成圆形,也可成多边形;其径向表面设有多个可插入拨动手柄的盲孔。
所述油缸径向设有液压油进油接头和放油接头。
所述油缸与活塞之间采用组合密封圈进行密封。
所述组合密封圈由O型密封圈和支撑环组成。
本使用新型预紧结束拆卸时不再需要拨动活塞,而只需拨动手柄转动锁紧螺母将其从预紧螺栓上卸下,然后将活塞与油缸从预紧螺栓上卸下即可,拆卸方便快速,需要的操作空间下,特别适用于如压缩机这一类机械结构十分紧凑的设备预紧需要;油缸和活塞之间采用组合密封圈进行密封,较单独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耐压密封性能更好,承受的油压高,输出预紧力大。
附图说明
图1是螺栓液压上紧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预紧螺栓 2、支撑环 3、O型圈 4、O型圈 5、支撑环 6、放油接头
7、活塞 8、油缸 9、座圈 10、锁紧螺母 11、拨动手柄 12、进油接头
13、预紧螺母 14、预紧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栓液压上紧装置,其由活塞7、油缸8和座圈9组成,在活塞7的中心制成可通过预紧螺栓1的内孔,在活塞7的上端面设有锁紧螺母10。油缸8的下端面与座圈9相连接,而座圈9与预紧工件14表面接触,在座圈9内放置了与预紧螺栓1相配的预紧螺母13。所述锁紧螺母10中心设有与预紧螺栓1相配的螺孔,在锁紧螺母10的径向表面设有多个可插入拨动手柄11的盲孔。这样在预紧结束拆卸时不再需要拨动活塞7,而只需拨动手柄11转动锁紧螺母10将其从预紧螺栓1上卸下,然后将活塞7与油缸8从预紧螺栓1上卸下即可,拆卸方便快速,在需要的操作空间下,特别适用于如压缩机这一类机械结构十分紧凑的设备预紧需要。所述油缸8径向设有液压油进油接头12和放油接头6,油缸8与活塞7之间采用组合密封圈。该组合密封圈由O型密封圈3、4和支撑环2、5组成,这种组合密封圈密封耐压性能比单独采用O型密封圈更好,承受的油压高,输出预紧力更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普菲特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普菲特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3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机气阀安装机械手
- 下一篇:驱动桥壳与半轴套管的冷压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