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余水加药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3639.7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2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邵亮;胡保安;范文雪;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45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吸式 挖泥船 疏浚 余水加药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疏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余水加药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余水加药净化装置,包括制药机构和加药机构。该机构单桶制药加药,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能力小,不适合于现代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余水加药净化需要,存在制药误差大,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净化效果不理想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工程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余水加药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工程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其特点是:制药机构有左、右两个溶药储药罐;溶药储药罐配有搅拌机,设有进药口、进水口和出药口,有进水和出药控制阀门;进水口连装吸水泵,出药口连接计量泵或直接排放口,有电控器连接吸水泵、计量泵、搅拌机和控制阀门;
加药口处结构:在溢流口处设置集水用溢流洞,溢流洞分三部分,前段与中段,中段与后端分别向下和向上弯曲130-160度;设有静态管道混合器,管道混合器上端开口,其入流口在溢流洞后端,出流口排放经过加药处理的余水;加药管的流药口与管道混合器上端口相连通,药液可直接流到混合器中。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余水加药净化装置,其特点是:左、右两个溶药储药罐相同,为并联连接方式,溶药储药罐出药口经阀门连接计量泵。
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余水加药净化装置,其特点是:计量泵与电控器连接,计量泵进口处设有三通,引出一个出药口,调配好的药剂可以从剂量泵中打出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接排放。
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余水加药净化装置,其特点是:溶药储药罐装有放空管和液位计。
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余水加药净化装置,其特点是:溶药储药罐侧面设置铁壳柜体,电控柜楔入其中,吸水泵和计量泵置于其内。
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余水加药净化装置,其特点是:静态管道混合器数量为2-6个。
所述的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余水加药净化装置,其特点是:管道混合器入流口外沿与溢流洞内壁为一段圆弧连接,此圆弧为经过管道混合器入流口外沿并相切于溢流洞内壁的圆的一段。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加药精度高、方便快捷、不间断加药、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剂配制投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疏浚余水混凝工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管道混合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管道混合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空管,2-进水口,3-进水控制阀门,4-进水管,5-搅拌机,6-溶药储药罐,7-出药口,8-出药控制阀门,9-排药管,10-加药选择阀门,11-铁壳柜体,12-底座,13-电控柜,14-计量泵,15-吸水泵,16-溢流口围堰,17-加药管,18-溢流洞,19-管道混合器,20-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余水加药净化装置,包括制药机构和加药机构,其特点是:制药机构有左、右两个相同并联连接的溶药储药罐6;溶药储药罐6配有搅拌机5,设有加药口7、进水口2和出药口,有进水管4、进水控制阀门3和排药管9和出药控制阀门8;溶药储药罐6装有放空管1和液位计20。在底座12上,溶药储药罐侧面设置铁壳柜体11,电控柜13楔入其中,吸水泵15和计量泵14置于其内。
进水口连装吸水泵,电控器连接控制吸水泵、搅拌机和控制阀门;出药口经阀门连接计量泵,计量泵与电控器连接,计量泵进口处设有三通,引出一个出药口,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药剂选择用计量泵打出或者直接排放。
加药口处结构:在溢流口围堰16处设置集水用溢流洞18,溢流洞18分三部分,前段与中段,中段与后端分别向下和向上弯曲130-160度,设有3个静态管道混合器19;管道混合器上端开口,入流口在溢流洞前端,出流口位于溢流洞后端;管道混合器入流口外沿与溢流洞内壁为一段圆弧连接,此圆弧为经过管道混合器入流口外沿并相切于溢流洞内壁的圆的一段。加药管17的流药口与管道混合器上端口相连通,药液可直接流到混合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36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