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拔针钳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3647.1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9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凌亮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丰临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3/00 | 分类号: | B25B3/00;B25B5/0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441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拔针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医用拔针钳
背景技术
现在,医院中广泛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但配药针和注射针从注射器针筒上拔下来废弃都是护士用手指拔掉注射针,费力费时,而且容易碰到用过后的针头,造成二次感染或受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医用拔针钳,用于从注射器针筒上剥离用过后的注射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拔针钳,包括互相铰接的两个钳把,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的上部设有互相对应的铰接孔,第一钳把与第二钳把绕安装在铰接孔中的心轴铰接。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的顶部设有开口叉,第一钳把及其顶部的开口叉位于心轴的一侧,第二钳把及其顶部的开口叉位于心轴的另一侧。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的铰接孔下方设有设有互相对应的浅圆槽,弹簧的两端分别安置在互相对应的浅圆槽中。所述的开口叉的叉口呈锥形,开口端的叉口宽度最大,叉口中部的宽度与插入注射针的注射器针筒尖端的外径相配合;把叉口插入注射器针筒和注射针之间时,叉口行程上有一处的宽度与插入注射针的注射器针筒尖端的外径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医用拔针钳的闭合开口叉插入注射器针筒和注射针之间,对准医用垃圾桶;用手按压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两个钳把顶部的开口叉张开,用过废弃的注射针就会脱离注射器针筒,掉入医用垃圾桶,以便集中处理或销毁;操作安全可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用于从注射器针筒上剥离用过废弃注射针的医用拔针钳,第一钳把3和第二钳把5的上部设有互相对应的铰接孔6,第一钳把3与第二钳把5绕安装在铰接孔6中的心轴2铰接。第一钳把3和第二钳把5的顶部设有开口叉1,第一钳把3及其顶部的开口叉1位于心轴2的一侧,第二钳把5及其顶部的开口叉1位于心轴2的另一侧。第一钳把3和第二钳把5的铰接孔6下方设有设有互相对应的浅圆槽7,弹簧4的两端分别安置在互相对应的浅圆槽7中。所述的开口叉的叉口呈锥形,开口端的叉口宽度最大,叉口中部的宽度与插入注射针的注射器针筒尖端的外径相配合。
平时,医用拔针钳的两个开口叉1受弹簧4的张力闭合;操作时,将医用拔针钳的闭合开口叉插入注射器针筒和注射针之间,叉口行程上有一处的宽度与插入注射针的注射器针筒尖端的外径相配合并卡住,对准医用垃圾桶,用手按压第一钳把3和第二钳把5,两个钳把顶部的开口叉1张开,用过废弃的注射针就会被两个开口叉1挤脱并从注射器针筒分离,掉入医用垃圾桶,随后集中处理或销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丰临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丰临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3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成孔径雷达微多普勒无源干扰器
- 下一篇:一种电池在线巡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