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总成集焊接和检测于一身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4494.2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7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胡新如;晏平仲;赵海霖;胡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安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61020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总成 焊接 检测 一身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生产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生产汽车白车车身总成的焊接和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白车身的总成都是由机械手进行点焊来完成的。目前生产中一般由电脑控制机械手流水作业,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焊穿、漏焊,焊点质量不稳定等,以及白车身的几何形状误差难以检测和控制。中国专利ZL200720099421.X公开了一种车身焊接总成检具,通过更换检测块和调换检测靠板来实现对不同车型的检测,但不能对焊点质量检测,不能自动收集检测数据,对其自动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总成集焊接和检测于一身的工装,并能实现可编程控制,及时发现生产缺陷,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总成集焊接和检测于一身的工装,包括底盘,前围框,后围框,焊接机械手主要组件,前围框和后围框垂直安装在底盘的两条平行导轨上,气动装置推动前围框和后围框移动;在前围框和后围框上均设置定位夹紧器;焊接机械手设置在底盘的两侧,检测仪安装在焊接机械手的下侧面。
所述焊接机械手的数量是2~6个,对称分布在底盘的两侧。
所述焊接机械手和检测仪都通过数据总线同电脑连接。
所述检测仪包括微型直线位移传感器和声波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可编程的机械手,完成白车身上所有点焊工作,同时安装在机械手上的检测仪,对白车身总成产品的形位公差信息的采集和焊点品质信息的采集及时传输到电脑,通过专用程序进行分析处理,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总成集焊接和检测于一身的工装,包括底盘1,前围框2,后围框3,焊接机械手4主要组件,前围框2和后围框3垂直安装在底盘1的两条平行导轨上;前围框2上设置定位夹紧器6,后围框3上设置定位夹紧器6;焊接机械手4设置在底盘1的两侧,检测仪5安装在焊接机械手4的下侧面。6个焊接机械手4对称分布在底盘1的两侧。焊接机械手4和检测仪5都通过数据总线同电脑连接。
工作时,首先对白车身零件完成预定位,通过随行夹具,送到工装内部,定位夹紧,然后启动专用程序,焊接机械手4在预定的控制下进行点焊作业,同时检测仪5也在专用的程序控制下采集数据信息,传输到电脑进行后台处理。这样在焊接完成的同时,也完成了对点焊点和白车身的几何形状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总成集焊接和检测于一身的工装,是在白车身总成CAD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可编程控制的焊接机械手来完成所有焊接工作,可以对不同的车身进行加工。检测仪装在焊接机械手上因此检测与焊接同步,提高了生产效率。焊接质量检测和形位公差检测都与CAD模型由电脑进行比对,精度高,基准统一,使检测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便于分析和改进。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安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安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4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形罐体斜缝自动焊接机
- 下一篇:平衡轴壳专用钻孔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