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港口行吊用卷绕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4821.4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3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江;陆云春;周勇伟;季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沈良菊 |
地址: | 22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港口 行吊用 卷绕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电缆,特别涉及一种港口行吊用卷绕电缆。
背景技术
港口行吊因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每天要作大量的往复运动,与港口行吊相配套的港口行吊用卷绕电缆,也要被频繁地移动、拉伸或以较小的半径弯曲,这就对电缆的柔韧性、可靠性及耐疲劳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9年5月13日,公开号为CN10143094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矿用监视橡套软电缆,该电缆包括线芯导体、内屏蔽层、绝缘层、外屏蔽层、铜丝编织屏蔽层、内护层、监视线芯与半导电绕包带层、外护套,绝缘层为耐高压乙丙橡皮绝缘层。该电缆设有金属丝编织层或隔离层,金属丝编织层虽然提高了电缆的强度,但是将外护套与内层完全隔开,当电缆被频繁地移动、拉伸或以较小的半径弯曲时,电缆的外护套与内层的绝缘线芯之间容易发生相对位移,影响电缆的机械性能,同时外护套容易产生疲劳裂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港口行吊电缆由于频繁移动、弯曲、拉伸而容易受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港口行吊用卷绕电缆,既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有具有很好的柔韧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港口行吊用卷绕电缆,绞合铜导体外包覆有乙丙橡胶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多股所述绝缘线芯绞合构成缆线,所述缆线外挤包有氯磺化聚乙烯内护套,所述氯磺化聚乙烯内护套的外周包覆有尼龙纤维编织层,所述尼龙纤维编织层外挤包有氯磺化聚乙烯外护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缆芯外面不进行绕包,直接采用高强度氯磺化聚乙烯合成橡胶挤包填充,从而形成紧凑、缜密的内部结构,可防止电缆卷绕过程中出现线芯位移变形;在内护套外采用尼龙纤维进行编织,外面再采用高强度氯磺化聚乙烯合成橡胶挤包作为外护套,整根电缆据此形成一体;该电缆具有较好的抗拉能力,且具有耐海水腐蚀、防盐雾、耐气候老化、柔软、弯曲半径小、作业方便的优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缆线的中心设有钢丝绳。钢丝绳既作为缆线中心的填充,又可以提高电缆在卷绕过程中的抗拉拽力,保护电缆的导体完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丝绳外包覆有隔离带。钢丝绳外包覆隔离带可以避免钢丝绳刺伤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项改进,每根所述绝缘线芯拖带一根多股绞合制成的麻绳。麻绳可以提高电缆在卷绕过程中的抗拉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尼龙纤维编织层的编织覆盖率不小于8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绞合铜导体由多根细铜丝绞合而成,铜丝的绞合节径比为(5~7)∶1。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港口行吊用卷绕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丝绳、2隔离带、3绞合铜导体、4乙丙橡胶绝缘层、5氯磺化聚乙烯内护套、6麻绳、7尼龙纤维编织层、8氯磺化聚乙烯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港口行吊用卷绕电缆,由多根细铜丝绞合而成绞合铜导体3,铜丝的绞合节径比为(5~7)∶1,绞合铜导体3外包覆有乙丙橡胶绝缘层4构成绝缘线芯,每根绝缘线芯拖带一根多股绞合制成的麻绳6,多股绝缘线芯绞合构成缆线,缆线的中心设有钢丝绳1,钢丝绳1外包覆有隔离带2。缆线外挤包有氯磺化聚乙烯内护套5,氯磺化聚乙烯内护套5的外周包覆有尼龙纤维编织层7,编织覆盖率不小于85%;尼龙纤维编织层外挤包有氯磺化聚乙烯外护套8。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48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秧机拖泥浮板平装支杆
- 下一篇:一种轴流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