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除尘器改良型R-S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5000.2 | 申请日: | 201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5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幼华 |
主分类号: | B03C3/40 | 分类号: | B03C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除尘器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除尘器改良型R-S线。
背景技术
R-S线是电除尘器常用的阴极线之一,目前电除尘器所使用的R-S线其结构形式较多,但大体可划分为整体组焊和分体组焊两类,整体组焊系在同块板材上冲制两个半爿,芒齿、连接管及管坯是一体制造的,三者间没有焊接关系,只是在两个半爿组装时才施焊,故该结构可靠性很好,但材料利用率极低;分体组焊系芒齿、连接管及管坯均单独制作,然后进行组焊而成,一般需经历轧管坯、拼管、连接管冲制、组装连接管、冲芒齿、芒齿成形、芒齿焊接等多道工序;芒齿的冲制与成形需分两道加工完成,焊接则采用多台点焊机由多人操作完成,芒齿的间距须由专人手工插销来定位,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由于工艺落后,夹杂着手工操作的成分,定位误差较大,故直接影响其质量的优劣,且此结构工艺性较差,要实现自动化生产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电除尘器R-S线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除尘器改良型R-S线。改良型R-S线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利用率、连接的可靠性、自动化生产适应条件等,即在现有R-S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分析整体组焊和分体组焊两种类型的利与弊,以及极线自动化生产的工艺性问题,将整体组焊式连接管连体和分体组焊式芒齿独立制作后拼焊的结构形式融为一体,使改良型R-S线的材料利用率比整体组焊式高得多,而连接可靠性明显优于分体组焊式,同时又能满足极线自动化生产的工艺条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改良型R-S线由芒齿和带连接管的管坯拼焊而成。芒齿由薄钢板制造,平面投影呈局部菱形状,尖端方向切出四个小齿,交错向两边外翻,芒齿的生产参照传统分体组焊芒齿的生产方法,即用带钢材料单独冲制和成形,如果在自动生产线上组焊,则芒齿的成形可以由自动线来完成;管坯由带钢轧制成两侧翻边的半圆弧坯料组焊而成,组焊后再冲压两端连接孔,无须分体制作连接管。经调整后的结构适应自动化生产的工艺条件,在自动生产线上输入管坯和芒齿片后就可以完成输送、点焊、芒齿成形、冲压两端部及连接孔等一系列的工序,直到成品下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为整体组焊式的结构简图。
图3为分体组焊式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中1、芒齿;2、管坯;3、连接孔。
芒齿[1]由薄钢板制造,平面投影呈局部菱形状,尖端方向切出四个小齿,交错向两边外翻,芒齿[1]的生产参照传统分体组焊芒齿的生产方法,即用带钢材料通过冲床单独冲制和成形,如果在自动生产线上组焊,则芒齿[1]的成形可以由自动线来完成;管坯[2]由带钢材料轧制成两侧翻边的半圆弧坯料组焊而成,组焊后再冲压两端的连接头及连接孔[3],无须分体制作连接管。经调整后的结构适应自动化生产的工艺条件,在自动生产线上输入管坯[2]和芒齿[1]的平片后就可以完成芒齿[1]、管坯[2]的输送,芒齿[1]与管坯[2]间的点焊,芒齿[1]成形,压制管坯[2]端部,冲连接孔[3]等一系列的工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满足自动化生产的前提下,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幼华,未经黄幼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5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磁化和净化的蒸汽清洁机
- 下一篇:胶粘剂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