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及电源连接器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5605.1 | 申请日: | 201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9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立;沈雅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12 | 分类号: | H01R24/12;H01R4/66;H05K7/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4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连接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及电源连接器组合,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靠电力传输的插头电源连接器及其与插座电源连接器所组成的电源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0820212432.9号揭示了一种用于电源传输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其中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及收容于插头绝缘本体内并用于传输电源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插头绝缘本体设有容纳对接插座连接器的对接腔。所述导电端子呈片状体并延伸入对接腔内以与对接的插座连接器电性对接。由于所述片状导电端子裸露设于所述对接腔内,且端子的接触头部并未设有任何防护措施。然而,如此的排配,导电端子的接触头部容易因使用不当而被触碰,会造成触电之类的安全问题,也会导致接触头部被污染或者受损。尤其在高功率传输时,电压较高,会给使用者带来触电之类的安全问题之虞,同时受污染或者受损的端子也会影响传输效果。
欧洲专利第EP1703597A1号揭示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具有绝缘本体及组设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一固持件具有对导电端子对接部的前端及上、下表面防护的结构,其组设于绝缘本体以避免导电端子的对接部被触碰及对接时产生电弧以影响电力传输的安全。该专利是从机械结构角度以保证裸露于外部哦结构不被碰触、污染或者受损以保证电力传输的安全。然而,高功率、高电流电源连接器的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接地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电力传输的可靠性。还有对接过程及对接后如何保证如此高功率、高电流的电力传输的可靠安全性,也是从业者需要审视考虑的问题。
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电源连接器及电源连接器组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导电端子电源传输安全性的电源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导电端子电源传输安全性的电源连接器组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位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及一附加接地端子。绝缘本体定义有对接方向及沿该对接方向延伸形成的若干端子收容通道。所述端子包括至少一电源端子及至少一接地端子。所述至少一电源端子收容于上述端子收容通道内用以传输电力。所述至少一接地端子与上述至少一电源端子位于与对接方向平行的不同水平面内并收容于上述端子收容通道内为电力传输提供接地。所述附加接地端子与上述至少一接地端子沿与对接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布并与该接地端子共同收容于同一端子收容通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至少一电源端子为一对电源端子,其分别为电源传输的正、负电源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加接地端子先于所述至少一电源端子及至少一接地端子之前组入绝缘本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具有端子固持块,射出成型在至少一电源端子及至少一接地端子外组成一端子模组,该端子模组与绝缘本体组装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加接地端子具有若干突刺与绝缘本体干涉配合,其中这些突刺是沿相互垂直的不同方向延伸形成。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是关于一种电源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相互匹配的插头电源连接器及插座电源连接器。插头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及位于插头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插头端子。插头绝缘本体定义有对接方向及沿该对接方向延伸形成的若干插头端子收容通道。上述插头端子包括至少一插头电源端子、至少一插头接地端子及一附加接地端子。插头电源端子收容于上述端子收容通道内用来传输电力。上述至少一插头接地端子与上述至少一插头电源端子位于与对接方向平行的不同水平面内并收容于上述端子收容通道内为电力传输提供接地。上述附加接地端子与上述至少一插头接地端子沿与对接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布并与该插头接地端子共同收容于同一端子收容通道内。插座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本体及附属插座端子。插座绝缘本体沿上述对接方向延伸形成有若干插座端子收容通道。上述插座端子包括至少一插座电源端子及至少一插座接地端子。该至少一插座电源端子收容于插座端子收容通道内并与上述插头电源端子电性接触以传输电力。上述至少一插座接地端子与上述至少一插座电源端子位于与对接方向平行的不同水平面内并与上述至少一插头接地端子及附加接地端子共同电性接触以提供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接地端子先于附加接地端子与插座接地端子电性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绝缘本体设置有与插头端子收容通道相连通的散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5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接合结构
- 下一篇:能装饰和保温的内外墙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