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换边夹持的冲孔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6311.0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9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赖庆河;尤志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纤电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02 | 分类号: | B26F1/02;B26D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王玉双;张松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换边 夹持 冲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孔机,尤其涉及一种可换边夹持的冲孔机。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的冲孔机用于冲压工件,以使该工件生产工艺上需要的形状或孔洞,其为制造加工上常见的作业机台;如图1所示,现有的冲孔装置为了进行冲孔加工作业,必须使用夹具1来夹置工件2,以让工件2进入冲孔模具(图未示)内进行加工,然而这种工件2的抓持方式,工件2上被夹具1夹置的区域,会被夹具1所覆盖,因此无法进入冲孔模具内进行加工,导致工件2会区分出一不可加工区域4与一可加工区域5,其中不可加工区域4(夹置的区域)无法有效利用,从而造成浪费。
如图2所示,为了有效利用工件2的全部区域,工件2可以上胶粘合于治具3上,治具3即可供夹具1夹置,因而夹具1不会覆盖到工件2,即工件2上的区域可以完全充分的利用,从而减少材料的浪费,然而这种现有的工件2的抓持方式,其必须额外加上一道上胶工序,因而其制造成本高昂且繁琐。
因此,就目前的现有技术而言,无法充分有效利用工件2,或者必须额外加一道上胶工序,显然现有技术的制造成本高昂且繁琐,难以满足使用上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揭露一种可换边夹持的冲孔机,以充分利用工件上的全部区域。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用于工件的冲孔作业,其包含一置料平台、至少一夹具组与一固定平台,其中该置料平台可左右线性移动,该至少一夹具组设置于该置料平台上且可相对该置料平台前后线性位移,该固定平台紧邻该置料平台,该置料平台用于送入该工件,而该夹具组供夹置该工件的一边端处,且该工件通过该夹具组的移动移至该固定平台上,并被该固定平台所固定,以让该夹具组可松脱该工件,并移至该工件的另一边端处夹置该工件。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改变该夹具组夹置该工件的位置,并通过冲孔模具进行冲孔作业,因此在变换该夹具组夹置该工件的位置后,原本被该夹具组覆盖的区域也可送入该冲孔模具内进行冲孔作业,因而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该工件,以避免材料的浪费,并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现有冲孔装置的工件抓持示意图。
图2,为另一现有冲孔装置的工件抓持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冲孔机结构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图3A局部放大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冲孔装置连续动作示意图一。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冲孔装置连续动作示意图二。
图4C,为本实用新型冲孔装置连续动作示意图三。
图4D,为本实用新型冲孔装置连续动作示意图四。
图4E,为本实用新型冲孔装置连续动作示意图五。
图4F,为本实用新型冲孔装置连续动作示意图六。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及技术说明,现以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为示例说明之用,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制。
如图3A与图3B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换边夹持的冲孔机,可用于一工件10的冲孔作业,其包含一可左右线性移动的置料平台20、至少一设置于该置料平台20上且可相对该置料平台20前后线性位移的夹具组30与一紧邻该置料平台20的固定平台40,其中该置料平台20用于送入该工件10,而该夹具组30用于夹置该工件10的一边端处,且该工件10通过该夹具组30的移动移至该固定平台40上,并被该固定平台40所固定,以让该夹具组30可松脱该工件10,并移至该工件10的另一边端处夹置该工件10。
进一步,该固定平台40可以为真空平台,其可通过真空所产生的压力差来固定该工件10,另外该置料平台20可通过一平台螺杆21的驱动而位移,该夹具组30也可通过一夹具螺杆31的驱动而位移。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包含一座体50,该置料平台20置于该座体50上,还可设一位于该工件10上方并可用于冲压该工件10的冲孔模具55,并且该冲孔模具55可悬置设于一吊架60上,且该吊架60设于该座体50上,且该冲孔模具55可连接一冲压装置70,并且该冲压装置70设于该吊架60上,因而该冲孔模具55可通过该冲压装置70的往复移动,而在该工件10上冲出所需的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纤电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纤电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6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