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润滑凸轮轴的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8164.0 | 申请日: | 201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4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薛传方;刘建军;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弘州金福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9/10 | 分类号: | F01M9/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3016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凸轮轴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及摩托车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对凸轮轴进行润滑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三轮车及摩托车发动机内的凸轮轴的润滑方法大部分采用靠其他部件转动甩油的方式飞溅润滑,这种润滑方法的缺点是:润滑不充分,润滑油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凸轮轴进行充分润滑的可润滑凸轮轴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润滑凸轮轴的发动机,包括左箱体和设置在左箱体内的凸轮轴强制润滑装置,所述的凸轮轴强制润滑装置具有凸轮机构轴、凸轮轴和设置在凸轮机构轴上的衬套,在左箱体内开有第一油道,凸轮机构轴上开有横向的第二油道及第一径向油孔和第二径向油孔,第一径向油孔接通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第二径向油孔位于第二油道与衬套之间,所述的凸轮轴内开有第三径向油孔,衬套开有与第三径向油孔相通的第四径向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以往的单一飞溅润滑的方式相比,实现了对凸轮轴的充分润滑,避免造成润滑油的浪费,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箱体,1-1.第一油道,2.凸轮机构轴,2-1.第二油道,2-2.第一径向油孔,2-3.第二径向油孔,3.凸轮轴,3-1.第三径向油孔,4.衬套,4-1.第四径向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可润滑凸轮轴的发动机,包括左箱体1和设置在左箱体1内的凸轮轴强制润滑装置,凸轮轴强制润滑装置具有凸轮机构轴2、凸轮轴3和设置在凸轮机构轴2上的衬套4,在左箱体1内开有第一油道1-1,凸轮机构轴2上开有横向的第二油道2-1及第一径向油孔2-2和第二径向油孔2-3,第一径向油孔2-2接通第一油道1-1与第二油道2-1,第二径向油孔2-3位于第二油道2-1与衬套4之间,凸轮轴3内开有第三径向油孔3-1,衬套4开有与第三径向油孔3-1相通的第四径向油孔4-1。
凸轮机构轴2的第二油道2-1的顶端设置有具有密封作用的钢球,A为进油口。
润滑的实现过程:当发动机运转时,由机油泵压力供油经右箱体油道至左箱体油道,从A处位置进油,通过第一油道1-1进入到凸轮机构轴2的第一径向油孔2-2,再通过第二油道2-1进入到第二径向油孔2-3,润滑凸轮机构轴2和衬套4,润滑油再次通过衬套4上的第三径向油孔3-1进入到第四径向油孔4-1,第四径向油孔4-1将润滑甩出,从而润滑发动机内的其他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弘州金福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弘州金福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8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动自行车电瓶
- 下一篇:一种分裂导线防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