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防冻盘旋式壳管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8172.5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3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谢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2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 |
地址: | 52383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防冻 盘旋 式壳管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圆筒式盘旋式结构换热管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在热量交换中常有一些腐蚀性、氧化性很强的物料,因此,要求制造换热器的材料具有抗强腐蚀性能。现有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等的换热效率底,占用空间大,并要求制造换热器的材料具有抗强腐蚀性能。它可以用石墨、陶瓷、玻璃等非金属材料以及不锈钢、钛、钽、锆等金属材料制成,但是用石墨、陶瓷、玻璃等材料制成的有易碎、体积大、导热差等缺点,用钛、钽、锆等稀有金属制成的换热器价格过于昂贵,不锈钢则难耐许多腐蚀性介质,并产生晶间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低、设备易被腐蚀导致的寿命短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经济实用、制造成本低的高效防冻盘旋式壳管换热器,利用对流方式传递热量,它的热交换速度快,使用方便,且安全性能可靠,利于环保,其换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高效防冻盘旋式壳管换热器,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防冻盘旋式壳管换热器,包含有壳体,壳体内设有双层结构的内壁固定管板,分为外壳的壳体和内壁的固定管板,壳体半径大于固定管板半径,壳体与固定管板之间设有U型换热铜管,U型换热铜管一圈圈环绕在固定管板上,固定管板桶内形成一空腔,U型换热铜管环绕的中间空心部分的空腔内加注纳米防冻油,壳体底端设有进水口,壳体顶端设有出水口,U型换热铜管顶端连接冷媒进口,U型换热铜管底端连接冷媒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U型换热铜管采用铜质材料,壳体的进水口注入温度较低的水流,通过壳体与固定管板的间隙流通后到达出水口;U型换热铜管的冷媒进口注入高温冷媒,流经U型换热铜管7后到达冷媒出口,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换热器的复数脚位,最佳设有三个等角度的脚位,壳体顶端设有顶盖。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性能卓越、耐久实用的一组管束或盘管装在一壳体内构成的换热器,其传递热量的两种介质,一种在管内,另一种在管外壳体内,通过管壁进行热量传递。本实用新型可应用在石油、化工、轻工、制药、能源等工业生产中,把低温流体加热或者把高温流体冷却,把液体汽化成蒸汽或者把蒸汽冷凝成液体,这些过程均和热量传递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均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来完成。本实用新型合理地实现所规定的工艺条件,结构安全可靠,便于制造、安装、操作和维修,防腐、耐压、防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描述的相关结构主要包括以下零部件(或装置):进水口1、出水口2、冷媒进口3、冷媒出口4、壳体5、脚位6、U型换热铜管7、固定管板8、顶盖9、空腔10。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含有壳体5,壳体5内设有内壁的固定管板8的双层管结构,分为外壳的壳体5和内壁的固定管板8,壳体5半径大于固定管板8半径,壳体5与固定管板8之间设有U型换热铜管7,U型换热铜管7一圈圈环绕在固定管板8上,壳体5底端设有进水口1,壳体5顶端设有出水口2,U型换热铜管7顶端连接冷媒进口3,U型换热铜管7底端连接冷媒出口4。U型换热铜管7采用铜质材料,U型换热铜管7的冷媒进口3注入高温冷媒,流经U型换热铜管7后到达冷媒出口4;壳体5的进水口1注入温度较低的水流,通过壳体5与固定管板8的间隙流通后到达出水口2;壳体5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换热器的复数脚位6,最佳设有三个等角度的脚位6,壳体5顶端设有顶盖9。
U型换热铜管7的冷媒进口3注入高温冷媒(制冷工质)的携热体,流经U型换热铜管7后到达冷媒出口4;壳体5与固定管板8之间空间,壳体5的进水口1注入温度较低的水,通过壳体5与固定管板8之间空间后流通到达出水口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81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针距贾卡经编机用的贾卡梳栉
- 下一篇:化学泥浆分池造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