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GSM、WAN双网络通信监控系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9044.2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4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丽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sm wan 网络 通信 监控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系统装置,特别是涉及采用GSM、WAN双网络通信的监控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监控系统较多,如GSM短信通信监控系统装置,原理是通过移动运营商的通信网络,在监控装置与操作人员的手机之间,或是通过与监控中心的短信通信设备实现数据的交换,从而实现对某重要场合/设备等的远程监控。实际使用中,短信通信费用较高,导致整个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很高;通过WAN/LAN网络通信的监控装置,是通过电信的网络实现数据的交换,实际使用中存在操作复杂,对使用人员要求太高,设备的管理维护需要专业人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监控装置操作复杂,运行维护费用高,通信网络单一,通信网络受限严重,监控系统功能升级困难的缺点,提供GSM通信、WAN网络通信、监控功能于一体,充分利用GSM、WAN通信两种通信方式的优势而设计的,大大提高设备远程通信的可靠性,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维护费用低,适合大批量生产、推广的GSM、WAN双网络通信的综合监控系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CPU控制主模块,GSM通信模块,WAN网络通信模块,输出控制模块,输入检测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扩展通信模块,指示模块等组成。本监控系统装置采用GSM、WAN双网络通信热备份,实现被监控对象的多种监控需求,包括动力环境监测/控制、煤气监测、门禁、防盗、考勤、辅助照明、联动控制、用电设备的控制等。所述的GSM、WAN双网络通信监控系统装置,其特征是:设备输入模块检测到被监控对象的工作状态和告警状态,通过GSM和WAN双网络通信互为补充的模式与监控中心或监控操作平台通信,操作人员得到信息后,启动相应的处理措施,然后再通过GSM、WAN通信网络与设备通信,实现被监控对象的相应操作/处理。通过扩展通信模块或WAN通信模块对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实现更多的监控功能。
涉及到GSM、WAN双网络通信综合监控装置的设计,利用GSM的快捷、组网简单,WAN网络的数据量大、费用低、可利用已有的WAN资源等优势,使监控装置和操作平台间的通信可靠性更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GSM通信模块、WAN通信模块、控制电路板集成控制、可扩展功能模块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普通监控设备操作复杂,运行、维护费用高,通信网络单一,通信可靠性较低,监控系统功能升级困难等不足。其安装方便,功能升级便捷,性能可靠,运行维护费用低,可适用于多种的智能控制领域:家庭智能化、小区智能化、机房智能化、基站智能化,设备智能化、无人职守场合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组网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中各元器件的附图引出标号说明如下:图标号说明:电信WAN网络/因特网1,ADSL路由器2,交换机3,手提电脑4,普通电脑5,普通电脑6,局域网A 7,ADLS路由器8,交换机9,局域网B 10,GSM通信基站11,监控装置主机12,手提电脑13,普通电脑14,GSM通信模块15,WAN网络通信模块16,输出控制模块17,CPU控制主模块18,输入检测模块19,人机交互模块20,扩展通信模块21,指示模块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丽,未经刘晓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9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