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成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0734.X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8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良;钱新华;付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6 | 分类号: | D04B15/3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针织 横编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成圈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脑针织横编机中,用来驱动织针将纱线编织成线圈的相关部件称之为成圈机构,已有技术的并且业界广为使用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成圈机构的结构由图5所示,包括三角底板1、起针三角2、挺针三角3和第一、第二成圈三角4、5,其中,第一、第二成圈三角4、5是相对于起针三角2及挺针三角3左、右对称设置的,且能够平行于三角底板1沿挺针三角3上下运动。也就是说,第一成圈三角4的第一成圈三角斜面41贴着挺针三角3的左斜面上下运动,而第二成圈三角5的第二成圈三角斜面51贴着挺针三角3的右侧斜面上下运动。
图6所示为上述结构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成圈机构的成圈工作示意图,假设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机头向左运动,则由机头带动成圈机构向左运行,这时,第一成圈三角4处于初始位置,而第二成圈三角5向下运行到编织物所需要的密度值位置,织针沿起针三角2上升,再沿挺针三角3的左边(以图2所示位置状态为例,以下左边和右边的概念同)的针槽轨道上升到最高处,完成退圈,之后,织针继续沿挺针三角3右边的针槽轨道向下运行,当运行到挺针三角3的第一位置3a处时,纱线开始垫到织针上,当织针继续运行到第二位置3b(即挺针三角3的末端位置)时,便运行到第二成圈三角5上,在第二成圈三角5的成圈三角第一、第二位置5a、5b段进行弯纱、套圈、闭口和成圈,经过第二成圈三角5的最低处即成圈三角第三位置5c时,编织成的新线圈达到所需的密度值,完成成圈过程。
在上述成圈过程中,织针在弯纱、套圈、闭口和成圈阶段时,也即织针运行到第二成圈三角5的成圈三角第一、第二位置5a、5b段时,纱线经过织针的弯曲牵拉,受到较大的牵拉张力,当纱线为弹性较好的化纤类纱线时,通常能够承受前述的较大的牵拉张力,并且不会给正常编织造成困难,但是当纱线为弹性甚微的诸如羊绒类的纱线时,由于承受的牵拉张力较小,因此在弯纱过程中易发生断纱,给正常编织造成麻烦,具体表现为编织物出现破洞的缺陷。
因此,如何使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成圈机构适应对被牵拉张力小的纱线的编织的问题成了业界长期关注并且期取解决的技术问题。迄今为止,在已公开的文献例如专利文献中尚未见诸得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探索与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适应对诸如羊绒类的弹性小的纱线进行编织而藉以避免织物出现破洞之类的瑕疵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成圈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成圈机构,包括三角底板、设在三角底板上的起针三角、挺针三角和第一、第二成圈三角,起针三角位于三角底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挺针三角对应于起针三角的上方,第一成圈三角对应于挺针三角的左侧,并且第一成圈三角的第一成圈三角斜面与挺针三角的左侧斜面贴触,第二成圈三角对应于挺针三角的右侧,并且第二成圈三角的第二成圈三角斜面与挺针三角的右侧斜面贴触,特点是:所述的第一成圈三角斜面的下部形成有一第一凹入斜面,第一凹入斜面与第一成圈三角斜面之间形成有一第一过渡圆弧凹面;所述的第二成圈三角斜面的下部形成有一第二凹入斜面,第二凹入斜面与第二成圈三角斜面之间形成有一第二过渡圆弧凹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第二凹入斜面是彼此相同的,所述的第一、第二过渡圆弧凹面也是彼此相同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成圈三角平行于所述三角底板并且沿所述第一成圈三角斜面的方向上下运动,所述的第二成圈三角平行于所述三角底板并且沿所述第二成圈三角斜面的方向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第二成圈三角是彼此对称地位于所述挺针三角的左、右两侧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一成圈三角斜面的下部构成了第一凹入斜面和第一过渡圆弧凹面,以及使第二成圈三角斜面的下部设计了第二凹入斜面和第二过渡圆弧凹面,因此,纱线因织针的弯曲牵拉而承受牵拉张力显著减小,从而能满足弹性微渺的牵拉脆弱的诸如羊绒类纱线的编织要求,避免织物出现破洞瑕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成圈机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成圈三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成圈三角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结构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成圈机构的成圈原理图。
图5为已有技术中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成圈机构的结构图。
图6为图5结构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成圈机构的成圈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金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07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浆纱机烘筒保温侧板及其浆纱机烘筒
- 下一篇:双底驱动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