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胶机械节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1571.7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8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祁麟;祁凤柱;张宝国;杨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启新 |
主分类号: | H05B11/00 | 分类号: | H05B11/00;B29C45/72;B29C47/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机械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解决塑胶机械使用中存在电能浪费问题的装置,适用于注塑机、造粒机、挤出机、拉丝机料筒的塑胶机械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塑胶机械料筒的节能已有很多种方式,如简单料筒保温罩;电磁加热方式等。
经本人长期研究、测试发现:因料筒加热温度一般都在180℃-500℃之间,和环境温度存在很大温差,温差越大热量损失越多。所以简单保温罩方式节电效果不明显,一般在10%左右。同时由于塑胶原料加工过程中会因摩擦自身发热,造成多余热量散发不出去影响产品质量。另一种节能方法是电磁加热方式,其原理是是将50Hz的工频电源逆变成20000Hz左右的高频电源作用于料筒上产生涡流而使料筒自身发热。此方法和普通电阻式加热相比可节电30%-70%左右,有着较好的节能效果。
不过上述的节电方式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大功率电磁加热控制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谐波,污染电网有时会造成其他电器(如塑胶机械电动机变频器)非正常使用。
2)、多个电磁加热器同时加热一个料筒时会产生相互干扰影响,会造成控制器寿命短,故障率高。
以上原因使得上述两种节能方法在多年的实践中只是局部试用,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基于上述两种节电方式的不足之处,本发明人设计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塑胶机械节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塑胶机械使用中存在电能浪费问题的装置,适用于注塑机、造粒机、挤出机、拉丝机料筒的塑胶机械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胶机械节能装置,包括料筒,于料筒外围设有电阻加热圈,电阻加热圈外侧包覆有外层护罩,电阻加热圈下方紧贴有一块电磁加热铁板,该电磁加热铁板下方设有弧形电磁线圈,弧形电磁线圈通过导线与电磁控制器相连接,电磁控制器连接有电源,外层护罩内侧贴设有保温储热层,保温储热层里侧为热反射材料层。本实用新型采用塑胶机械原有的电阻加热圈和电磁补热器共同作用的方式加热。工作时料筒原有电阻加热圈沿圆周将热传递给料筒的同时料筒下部的电磁线圈在电磁控制器的作用下开始产生高频磁场,高频磁场作用在料筒下部的铁板上,使铁板迅速发热升温,从下部加热料筒,使得料筒底部的加热功率明显大于侧向和顶部的加热功率,根据热上升的原理最大限度的利用热能。散发到料筒周围的热量被热反射材料涂层返回加热料筒,保温储热层和外层护罩共同作用防止热能损失。当出现料筒个别温区因塑胶原料摩擦生热而产生影响产品质量的多余热量时,可打开上部散热罩将多余热量释放出去,当无多余影响产品质量的摩擦热时,盖上散热罩达到热能的充分高效利用。
所述的外层护罩设有用于将多余热量释放出去的散热罩,散热罩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所述的每个散热罩的下部贴设有保温隔热材料层。
所述的外层护罩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磁感应加热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这种节能方式,提高了热利用率,从而提高了节电率;解决了由于塑胶原料加工过程中因摩擦自身发热多余热量散发不出去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利用电磁加热速度快的优点,采用单机小功率快速补热的方式即避免了大功率电磁加热器使用污染电网又避免了因多个电磁加热器同时工作相互影响、故障率高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保温储热层 2、散热罩 3、料筒
4、外层护罩 5、电阻加热圈 6、热反射材料层
7、弧形电磁线圈 8、电磁加热铁板 9、电磁控制器
10、电源 11、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
一种塑胶机械节能装置,包括料筒3,于料筒3外围设有电阻加热圈5,电阻加热圈5外侧包覆有外层护罩4,电阻加热圈5下方紧贴有一块电磁加热铁板8,该电磁加热铁板8下方设有弧形电磁线圈7,弧形电磁线圈7通过导线11与电磁控制器9相连接,电磁控制器9连接有电源10,外层护罩4内侧贴设有保温储热层1,保温储热层1里侧为热反射材料层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启新,未经杨启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15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柜多功能中间立柱
- 下一篇:一种线间绝缘的电磁线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