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2232.0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7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邱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晓晖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种植 幕墙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没有完善的支撑受力系统,必须附着于其他建筑维护结构表面(如建筑屋面,砖墙面等),其工艺较粗,风压变形性能、雨水渗漏性能、空气渗透性能、保温性能、空气隔声性能、耐撞击性能、平面变形性能均较差,不具备单独成为建筑维护结构物理特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单独成为建筑维护结构的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其中,包括独立作为墙体或用于连接建筑物墙体的容器底板,所述容器底板的外侧面由上至下设有多层横向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包括下端连接于所述容器底板、上端外倾的围壁,所述围壁的横向两端具有围拢连接于所述容器底板的围挡部,所述围壁上设有用以向下一层种植槽内泄水的泄水孔,所述容器底板内设有密封腔,所述容器底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以固定自身的固定部。
作为优选,所述泄水孔设于距离所述种植槽底部2cm至3cm的位置处。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槽内设有用以将所述种植槽区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种植格的格挡部,所述格挡部上设有连通相邻种植格的通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通水口设于所述格挡部的底部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围壁的下端为呈平面的底部,所述呈平面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容器底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围挡部和格挡部均为板体。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封闭的空气腔、真空腔或蜂窝状密封腔。
作为优选,所述生态种植幕墙的种植容器的材质为PVC塑钢。
作为优选,所述容器底板至所述围壁上端的距离为100mm至150mm,所述容器底板厚度为10mm至15mm。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为用以勾固横梁或立柱的勾固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PVC塑钢环保材料设计,具有无毒、无味、自重轻、强度高、不易风化腐蚀、不易变形等特点,容器底板厚10mm至15mm且内部密布密封腔,根据特定工程的热工要求,这些密封腔可以是封闭空气腔或真空腔,这种多腔式结构大大增加了种植容器的传热阻,可大幅度提升其保温节能效果,此外,泄水孔独创性设计,使得上下层种植槽、格之间形成一套完善的灌溉、蓄水、排水系统,雨水浇灌或人工灌溉只要浇灌在最顶层的种植槽、格上即可,上一层底部完成2-3cm的蓄水后,多余的水会顺着泄水孔流到下一层种槽格内,从而既可控制生态种植幕墙的整体重量,又可轻松达到全面灌溉的目的,同一层种植槽内的种植格间在底部亦有通水口相通,本实用新型作为生态种植幕墙的主要构件,能够单独成为建筑维护结构的标准化构件,通过固定部可以固定于横梁和立柱进而固定于建筑上,既能满足选用植被(如景天科植被)的生长要求,具有完善的排水、蓄水、透气、隔热、保温、防漏等功能,又能达到建筑幕墙的各项物理性能及安装工艺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意出通水口的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晓晖,未经邱晓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2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调光控制系统
- 下一篇:低谐波的LED路灯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