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压盖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2915.6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2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红;顾建新;毛礼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中红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1/4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压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模,尤其涉及一种陶瓷压盖模。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压盖模采用硬质合金制造,但由于材料的硬度一般都超不过HRC70,这就决定了零件在使用不长的时间就会造成磨损,导致表面的光洁度大大降低,最终使得压盖后瓶盖表面的保护膜脱落。由马口铁作为基体的瓶盖失去表面保护膜的保护后在潮湿的环境中很快就会生锈,导致成品外观受损,直至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了减少瓶盖在压盖过程中的生锈,是所有啤酒及饮料生产厂家一直想要攻克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陶瓷压盖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陶瓷压盖模,包括有压盖模本体,其中:所述压盖模本体内设有内口圆弧,所述的压盖模本体外设有保护套。
进一步地,上述的陶瓷压盖模,其中:所述内口圆弧的光洁度小于或是等于0.2μ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内口圆弧设计合理,光洁度高,满足瓶盖的制造需要。同时,有着较佳的耐磨特性,热膨胀系数大。并且,在制造时改变晶体内部结构,形成亚稳的四方相和立方相,使其由单一的单斜相变成了双晶结构的四方和立方相。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
图1是带有保护套的陶瓷压盖的剖面模构造示意图;
图2是压盖模本体的剖面模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压盖模本体 2 保护套
3 内口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陶瓷压盖模,包括有压盖模本体,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盖模本体内设有内口。同时,所述压盖模本体以陶瓷作为主料,在陶瓷中添加有稀土氧化物作为稳定剂,形成固溶体和复合体。并且,所述内口圆弧中的陶瓷构成双晶结构的四方和立方相。进一步来看,为了便于提高使用寿命,在压盖模本体外可以设有保护套。同时,为了瓶盖的成形完美,内口圆弧与压盖模本体光滑过渡。
同时,为了满足加工的需要所述的陶瓷包括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氮化硅。稳定剂包括CeO2、Y2O3、ZrO2和Al2O3。并且,所述内口圆弧的光洁度小于或是等于0.2μm。当然考虑到非精密瓶盖的扣合,内口圆弧的光洁度亦可以小于或是等于0.4μm。同样的,内口圆弧的硬度大于或是等于HRC80。
结合本陶瓷压盖模的制作方法来看,其特别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①,粉体制备,即将氧化铝粉、氧化硅、氧化锆、氮化硅制备成粉体,粉体粒度在1微米以下,符合超细粉碎且使其粒径分布均匀。
步骤②,压盖模成型,包括有干压成型、注浆成型、挤压成型、冷等静压成型、注射成型、流延成型、热压成型与热等静压成型,构成颗粒状陶瓷坯体。
步骤③,烧结,即采用热等静压烧结或是微波烧结法或是电弧等离子烧结或是自蔓延烧结,将颗粒状陶瓷坯体致密化并形成固体材料;所述的烧结为在1450摄氏度下烧结1~4小时。
步骤④,精加工,即将步骤③制取的固体材料采用小于1微米的Al2O3微粉或金刚钻膏进行研磨抛光;或是采用激光研磨及抛光;或是超声波研磨及抛光,获得陶瓷压盖模。这样,陶瓷压盖模与瓶盖接触要表面有要求很高的光洁度、如镜面一样,以增加润滑性,耐磨性。
最后,进行封装,即将陶瓷压盖模的陶瓷部分与不锈钢或是碳钢材料连接,采用粘接胶水或是机械方法压进。
再进一步来看,所述的粉体中参入有可塑剂及粘结剂,所述的可塑剂为重量比在10%~30%的热塑性塑胶,所述的粘结剂为重量比在1%~2%的聚乙烯醇或是甲基纤维素或是海藻酸胺。同时,所述粘结剂及可塑剂与粉体在150~200℃温度下均匀混合。并且,为了制造便捷,在粉体中参入有重量比在1~2%的润滑剂,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中红,未经陈中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29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精密级进模自动导料装置
- 下一篇:四面刻痕钢丝的刻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