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屈光矫正功能的贴膜镜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3137.2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4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余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思成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G02B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矫正 功能 镜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或眼镜镜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屈光矫正功能的贴膜镜片。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硬质屈光矫正眼镜组合不灵活,不易满足学生看黑板、做笔记不断变换远近的视觉要求;隐形眼镜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且舒适性不好,也难于护理,且容易伤害眼睛。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916678,公告日:2007年06月27日,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可揭透膜式眼镜》提出了镜片镶嵌在镜架上,可揭透膜以透明胶状物压合于镜片上的技术方案。将若干层透明薄膜与镜片压合在一起,在镜片的一角上,预留有方便揭膜的揭口。使用时,如果镜片表面污染,视线模糊,可从镜片角上预留的揭口处将透明薄膜揭去一层,即可恢复透明度,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在该技术方案中,透明薄膜是平面,镜片的屈光度无法变化,无法满足视距频繁远近变换的视觉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镜片舒适性差,屈光度单一,无法适应视距频繁远近变换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屈光矫正功能的贴膜镜片。它不仅使用方便,舒适性好,制作成本低,还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屈光度多个曲面透镜,能够满足学生不断变换远近的视觉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屈光矫正功能的贴膜镜片,包括镜片和贴膜,所述的镜片为平光镜片,所述的贴膜是由软性透明塑胶制成的屈光贴膜,屈光贴膜的一面是平面并贴附在平光镜片上,屈光贴膜的另一面上至少制有一个凹圆弧面或凸圆弧面。
所述屈光贴膜的另一面上制有两个凹圆弧面或凸圆弧面,且两个凹圆弧面或凸圆弧面的圆心垂直分布在平光镜片的上下两侧。
所述屈光贴膜上凹圆弧面或凸圆弧面的圆心部位开有定位孔。
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为0.2-1毫米。
有两张所述的屈光贴膜分别贴附在平光镜片的正反两面上且两张屈光贴膜上的定位孔同心。
所述的屈光贴膜经透明粘合剂粘在平光镜片上,或经静电吸附处理后贴附在平光镜片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方便组合:可以上下组合出两种不同度数的眼镜,还可以在平光镜片的正反两面上进行组合以便于调整屈光度,可以方便地满足视距频繁远近变换的视觉要求。2.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更换快捷,舒适性好,可根据学生在教室的位置变化、视力矫正水平变化的需要选择更换不同屈光度的贴膜。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屈光矫正效果明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屈光贴膜2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屈光矫正贴膜2裁剪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度数矫正镜片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视力矫正眼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视力矫正眼镜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平光镜片1,屈光贴膜2,定位孔3,镜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屈光矫正功能的贴膜镜片,包括镜片和贴膜,所述的镜片为平光镜片1,所述的贴膜是由软性透明塑胶制成的屈光贴膜2,屈光贴膜2的一面是平面并贴附在平光镜片1上,屈光贴膜2的另一面上至少制有一个凹圆弧面或凸圆弧面。屈光贴膜2的凹圆弧面可以在平光镜片1上形成凹透镜,以适应近视眼患者的需要。屈光贴膜2的凸圆弧面可以在平光镜片1上形成凸透镜,以适应老花眼患者的需要。
图1所示的屈光贴膜2由软性透明塑胶材料做成,并制有制有一个凹圆弧面使其具有一定的曲光度。图2中所示的是将图1中屈光贴膜2进行裁剪后的形状,如制成长约6厘米、宽约3厘米的长方形,以适应平光镜片1的形状。所述屈光贴膜2上凹圆弧面或凸圆弧面的圆心部位开有定位孔3。所述定位孔3的直径为0.2-1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思成,未经余思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3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