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3475.6 | 申请日: | 2010-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3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刚;李广丰;王楠楠;姚荣荣;赵忠兴;宁瑞;赵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德昌能源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利用锅炉排放烟气中蕴含能量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可回收利用锅炉排放烟气中的热能,制备生活热水。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锅炉排放烟气热能的装置主要有锅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这类装置多用于排烟温度较高>200℃的蒸汽锅炉,通过对锅炉给水和燃烧用空气进行预热,提高锅炉系统的效率。对于排烟温度较低的热水锅炉很少应用。这类装置传热量由锅炉排烟温度和排烟量决定,所需要的热量无法调节和控制,且回收的热能只能用于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和燃料燃烧所需空气的温度,从而达到提高锅炉系统效率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锅炉排放烟气中蕴含的热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利用锅炉排放烟气中蕴含的低品位热能加热生活用水,有效调节和控制所需要热量,并根据用户需要生产热水,在不需要热量的情况下自动调整到不换热或少量换热的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该装置既经济又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主要由上烟箱1、本体2、下烟箱3、底座4和外包5组成,其中上烟箱1、本体2、下烟箱3和底座4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外包5包覆于上烟箱1、本体2和下烟箱3外部,上烟箱1内设有的通路调节转换挡板6与上烟箱1的外部的执行机构7相连,通过执行机构7带动通路调节转换挡板6转动,通路调节转换挡板6在上烟箱1内可以从0~90度自由转动。本体2由对流受热面8、旁路通道11、介质进口9和介质进出口10组成,对流受热面8由若干换热管组成。执行机构7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加热过程实施调节与控制,在需要加热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加热,在不需要热量的情况下,迅速转换至旁路通道,提高了加热过程的安全性,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实施例西南立体示意图。
图2是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实施例西北立体示意图。
图3是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旁路通道关闭实施例剖面图。
图4是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旁路通道打开实施例剖面图。
图中1.上烟箱,2.本体,3.下烟箱,4.底座,5.外包,6.通路调节转换挡板,7.执行机构,8.对流受热面,9介质进口,10.介质出口,11.旁路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由上烟箱1、本体2、下烟箱3、底座4和外包5组成,上烟箱1内设置通路调节转换挡板6与上烟箱1外的执行机构7相连,通路调节转换挡板6在上烟箱1内0~90度范围可以自由转动,本体2由对流受热面8、被加热介质进口9和介质进出口10与旁路通道11组成,对流受热面8为换热管组成,管内为烟气通道,管外为被加热介质。装置运行,当需要热量时,执行机构7带动通路调节转换挡板6转至0度,关闭本体2内的旁路通道11,烟气自上烟箱1进入对流受热面8,与被加热介质进行热量交换,被加热介质通过管道自介质进口9进入,被加热后自介质出口10流出,烟气换热温度降低后自下烟箱3引出。通过对流受热面8的传热过程,使得烟气中蕴含的热能得以利用。当不需要热量时,执行机构7将通路调节转换挡板6旋转90°,打开旁路通道11,烟气自上烟箱1进入旁路通道11,不经过对流受热面8,不进行换热即进入下烟箱3引出。通过设置旁路通道11和通路调节转换挡板6与执行机构7,即可改变烟气在本体2内的流动方式,实现对热量传递的控制,进而实现对被加热介质温度的控制。
在图3图4所示实施例中,上烟箱1、本体2、下烟箱3、底座4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外包5包覆在上烟箱1、本体2、下烟箱3外侧。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烟气自上烟箱1上的进口进入,经过由执行机构7控制的通路调节转换挡板6,进入本体2的对流受热面8,从下烟箱3的出口排出。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烟气自上烟箱1上的进口进入,经过由执行机构7控制的通路调节转换挡板6,进入旁路通道11,从下烟箱3的出口排出。
在图3图4所示实施例中,上烟箱1内设有通路调节转换挡板6,通路调节转换挡板6与上烟箱1外部的执行机构7相连。
在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被加热介质自本体2上的介质进口9进入本体,从介质出口10流出。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执行机构7可以手动也可以自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德昌能源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德昌能源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3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