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电热水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3800.9 | 申请日: | 201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3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耀文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李德强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永康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电热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特别是一种由陶瓷材料制成的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由于具有烧水时间快、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防干烧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宾馆、酒店、办公室,并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是现有的电热水壶的壶体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烫伤,如果使用的金属材料材质不好,还含有重金属,会产生负面效果。虽然目前也有由陶瓷材料制成的电热水壶,但在安装发热盘时,是用螺丝将发热盘固定在壶体底部的安装孔上,在发热盘与壶底之间垫上密封圈,这种安装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发热盘通过一周的螺丝固定,螺丝松紧难以控制,容易出现拧碎壶底现象,报废率居高不下;二是由于螺丝松紧不均,又怕拧碎壶底,所以漏水现象时有发生,危及电器安全,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三是在壶体内可以清楚看到螺丝铆头,影响产品的美观。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进行了开发和研究,至今尚未有合理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陶瓷电热水壶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成品率高、密封效果好、使用安全可靠、精制美观的陶瓷电热水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壶盖、壶体、发热盘、温控器、电源接插座、底座,所述壶体底部的发热盘安装孔上嵌入异形密封圈,异形密封圈的上口为O形圈,下口为平垫圈,O形圈与平垫圈之间通过环形圈连为一体,在异形密封圈上设有紧固机构,发热盘密封固定在紧固机构上。
所述的紧固机构由包边固定圈和下固定圈组成,包边固定圈和下固定圈连为一体,发热盘与下固定圈焊接连接,包边固定圈包裹在异形密封圈的O形圈上,下固定圈紧压在异形密封圈的平垫圈上。
所述的紧固机构由包边固定圈和下固定圈组成,包边固定圈与发热盘连为一体,下固定圈与发热盘焊接连接,包边固定圈包裹在异形密封圈的O形圈上,下固定圈紧压在异形密封圈的平垫圈上。
所述的壶盖和壶体由陶瓷材料制成。
所述的异形密封圈由硅橡胶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发热盘固定在紧固机构上,紧固机构的包边固定圈包裹在异形密封圈的O形圈上,下固定圈紧压在异形密封圈的平垫圈上,使壶底的发热盘安装孔内侧面及上下两面形成三道密封,可以确保不漏水;二是由于发热盘不用螺丝固定,壶内看不到螺丝铆头,产品更加精制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陶瓷电热水壶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由陶瓷材料制成壶盖1和壶体2以及发热盘3、温控器6、电源接插座7、底座8,所述壶体2底部的发热盘安装孔上嵌入异形密封圈4,异形密封圈4的上口为O形圈,下口为平垫圈,O形圈与平垫圈之间通过环形圈连为一体,在异形密封圈4上设有紧固机构,发热盘3密封固定在紧固机构上。所述的紧固机构由包边固定圈9和下固定圈5组成,包边固定圈9和下固定圈5连为一体,发热盘3与下固定圈5焊接连接,包边固定圈5包裹在异形密封圈4的O形圈上,下固定圈5紧压在异形密封圈4的平垫圈上。安装加工时,第一步将异形密封圈4套在壶体2底部的发热盘安装孔上;第二步从壶底套入紧固机构即包边固定圈9和下固定圈5(此时包边固定圈9为直圈);第三步放在专机上,专机的一侧顶在下固定圈5的平面上,另一侧对直圈进行卷边加工形成包边固定圈9,紧固机构将异形密封圈4密封固定在壶体2底部的发热盘安装孔上,包边固定圈9包裹异形密封圈4的O形圈,使异形密封圈4的O形圈与壶底内平面密封,异形密封圈4的平垫圈与壶底外平面密封,异形密封圈4的环形圈与壶底发热盘安装孔侧壁密封;第四步发热盘通过氩弧焊与下固定圈5进行密封焊接;再后装上温控器、电源接插座7、底座8等后即成为成品。
图2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陶瓷电热水壶的具体实施方案,与第一种方案的不同之处是所述的紧固机构由包边固定圈9和下固定圈5组成,包边固定圈9与发热盘3连为一体,下固定圈5与发热盘3焊接连接,包边固定圈9包裹在异形密封圈4的O形圈上,下固定圈5紧压在异形密封圈4的平垫圈上,异形密封圈4的环形圈与壶底发热盘安装孔侧壁密封。安装过程与第一种方案类同,在此不再重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耀文,未经陈耀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38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