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沉覆的船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4104.X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0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袁宏;袁荷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宏 |
主分类号: | B63B43/02 | 分类号: | B63B4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404000 重庆市万州***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用品,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上各种运动、娱乐、交通、救急、军事等目的使用的防止沉覆的船。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不沉船,如中国专利“00110741.0”一种使船舶不沉的方法,是在船舶的内、外壁之间填充软质聚合填充料,其目的是增加浮力,由于船的吃水线浅必然速度慢却也经不住大风大浪;如“02240647.6”主要靠船体外的浮筒也是在船体外增加船的受力面积,航行速度会大大降低,如果浮筒脱离航行危险更大。在大风大浪的环境下,仍然可能造成船体翻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将物理学、动力学、机械学、航行学知识运用到本实用新型的创造中去。提供了一种航速快,结构简单,在风浪中即使翻覆也能迅速恢复平衡的防止沉覆的船。
防止沉覆的船,包括驱动螺旋浆的发动机,V字形的船底,船体为双层,船体的一侧夹层内船舷下方设置主管道Ⅰ通过支管连接船底的主管道Ⅱ形成回路,管道内盛装液体或滚动的球体。
主管道Ⅰ、主管道Ⅱ沿船身的伸展方向水平延伸,支管竖直相连上下两端的主管道Ⅰ、主管道Ⅱ。
主管道Ⅰ通过2~20个支管相连船底的主管道Ⅱ形成回路。
管道设置能开启闭合的密封开口与外界相通。
船舱设置一开启闭合的拱形透明密封罩。
发动机内置于船体的密封仓内。
船底处两侧设置翼形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防止沉覆的原因是:船体为双层,船体的一侧船舷下方设置主管道通过支管连接船底的主管道形成回路,管道内盛装液体或滚动的球体,通过液体和滚动的球体在管道内的运动来自动调整船体的平衡。例如正常行使时液体或滚动的球体受重力作用停止在船底的主管道内,由于不增加船的受力面积不影响船速,当遇外界环境影响使船翻覆时,液体或滚动的球体会顺着回路的支管流动至船舷的主管道内,船体则一侧重,另一侧轻,由于重力和浮力的力作用的相互平衡,船则会恢复船底向下的水平位置,液体或滚动的球体受重力作用流向船底的主管道内,从而使船恢复正常。增加了船行使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趣味性。为了更安全还采取了多种结构,如船舱设置一开启闭合的透明拱形密封罩,发动机内置于船体的密封仓内。即使在大风大浪中也能让我们在有惊无险的航行中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刺激,锻炼我们的勇气,还可广泛用于水上各种运动、娱乐、交通、救急、军事等领域。当管道内液体采用饮用水时,也能让我们在海上突发危险事件时从密封开口处取水饮用,多了一份生存的机会。
翼形导流板能使船快速的行使时更加稳定,减少船和水的接触面,从而降低水对船的阻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侧一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驱动螺旋浆的发动机,V字形的船底,其特征在于:船体为双层,船体的一侧夹层内船舷下方设置主管道Ⅰ4通过4个支管41连接船底的主管道Ⅱ6形成回路,主管道Ⅰ4、主管道Ⅱ6沿船身的伸展方向水平延伸,支管41竖直相连上下两端的主管道Ⅰ4、主管道Ⅱ6。管道设置能开启闭合的密封开口3与外界相通,通过其密封开口3向管道内输入饮用水或球体。船舱设置一开启闭合的拱形透明密封罩5。发动机内置于船体的密封仓2内。图2船底处两侧设置翼形导流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宏,未经袁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41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G车载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 下一篇:花瓶式双层电水暖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