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目标动态监控探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4254.0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汇鑫;王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汇鑫 |
主分类号: | G08B13/24 | 分类号: | G08B13/24;G08G1/017;G06K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目标 动态 监控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可移动目标进行动态监控的探测装置,可适用于机动车、非机动车、船舶等各类可移动目标的动态监控。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增长迅速。例如,我国2009年电动车的保有量达到了1.2亿辆左右。随之,出现了各种机动车的假牌、套牌现象,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失窃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电动车的失窃率超过2%,全国每年因电动车失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40亿元。
现有技术中,对机动车实行牌照管理,并通过在路网上设置车牌拍摄装置进行监控。但是,这类监控难以防止假牌、套牌现象,并且由于机动车数量巨大,难于对被盗车辆的车牌进行选择性的实时监控。至于电动车等非机动车,目前缺乏监控手段。
因此,如何在路网上对移动目标进行动态监控,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而如果能够实现有效的、低成本的移动目标动态监控,将会大大提升车辆管理、交通管理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移动目标动态监控探测器,可对移动目标进行动态监控,并对可疑目标进行报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目标动态监控探测器,采用手持式封装结构,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监控电路,所述监控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及分别与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接口连接的射频信息接收模块、按键输入模块、显示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所述射频信息接收模块的射频通信距离大于10米。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手持探测器具有全向接受功能,在有效通讯距离范围内,能接受并解调射频电子标签发射的射频信息;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射频信息,远距离识别射频电子标签,并显示标签信息,包括牌照号码、车辆种类、车载标签、车主标签;射频通信频率可根据芯片模块进行设计,例如,通信频率为:2.4GHz-2.5GHz;根据需要,可以设定防盗应用。
报警功能:当防盗应用中,在特定时间段内,仅接受到车载标签信息时,手持探测器发出声光报警;在管理应用中,如有非法车辆进入,手持探测器会发出声光报警。对于被盗车辆及非法车辆的识别,可以通过设置电子标签实现,例如,对每一车辆设置一个随车携带的车载标签,以及由车辆使用者随身携带的车主标签,如车辆被盗时,仅检测到车载标签,则进行报警。
可检测的移动目标速度上限取决于标签发送信息的频率,例如,将标签设置成1秒/次,可探测300公里/小时的移动目标。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手持式封装结构中设置了射频信息接收模块,能够方便地检测到移动目标携带的电子标签信息,从而可用于移动目标的动态监控探测;
2、由于采用手持式结构,且与电子标签配合后不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查询,因而可以方便携带使用,在路网上实现随时快速布控;
3、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的防盗管理、指定区域内各种车辆的管理,还可以实现机动车的假(套)牌识别、城市交通智能管理、ETC系统、交通运输管理、区域有偿服务、特殊人员管理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监控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移动目标动态监控探测器,采用手持式封装结构,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监控电路,所述监控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及分别与微处理器的输入输出接口连接的射频信息接收模块、按键输入模块、显示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所述射频信息接收模块的射频通信距离大于10米。
本实施例的射频通信频率为:2.4GHz-2.5GHz,射频通信距离可以根据使用需要用软件调节,通常距离设定为60米至150米。
本实施例的探测器具有全向接受功能,在有效通讯距离范围内,能接受并解调射频电子标签发射的射频信息;微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射频信息,远距离识别射频电子标签,并显示标签信息,包括牌照号码、车辆种类、车载标签、车主标签种类等,以便使用者核对信息。
报警功能:当防盗应用中,在特定时间段内,仅接受到车载标签信息时,手持探测器发出声光报警;在管理应用中,如有非法车辆进入,手持探测器会发出声光报警。对于被盗车辆及非法车辆的识别,可以通过设置电子标签实现,例如,对每一车辆设置一个随车携带的车载标签,以及由车辆使用者随身携带的车主标签,如车辆被盗时,仅检测到车载标签,则进行报警。
移动目标速度响应试验:在有效射频通讯距离内,电子标签以低于特定速度移动时探测器能即时发现。试验表明,将标签设置成1秒/次,可探测300公里/小时的移动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汇鑫,未经陈汇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4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发电机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
- 下一篇:大功率电磁炉的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