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双电位刷编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4260.6 | 申请日: | 201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3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建青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位 编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外接输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双电位刷编码器。
背景技术
旋转式编码器是鼠标的主要部件之一,现有旋转式编码器在使用中易损的零件之一是接触片,因为接触片长期与转轮接触,容易磨损变形,这也是导致旋转式编码器乃至整个鼠标容易损害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旋转式编码器进行改进,延长鼠标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减少接触片与转轮摩擦力,接触片不易变形的旋转式双电位刷编码器。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旋转式双电位刷编码器,包括底端设有端子的底座,与底座扣接的外壳,所述底座与外壳之间依次装接接触片,转轮,定位片,所述接触片外圈设有连料与电位刷,所述电位刷中部开设有分叉槽,将电位刷分隔为双电位刷。
所述接触片外圈与连料、电位刷一体成型。
所述接触片外圈设有均匀分布的三套连料与电位刷。
所述定位片下部开设有减少应力的开料孔。
所述外壳底部两侧均设有弹性扣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创造性地将传统电位刷中部开分叉槽,将单一电位刷分隔为双电位刷,既减少了电位刷与转轮的接触面,从而减少电位刷与转轮之间的摩擦力,但反而增强了电位刷与转轮之间的接触性能,;另外,在外壳两侧底部增设弹性扣脚,使得该旋转式双电刷编码器适合多种尺寸的鼠标,增大了该旋转式双电位刷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式双电位刷编码器的具体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3所示的旋转式双电位刷编码器,包括底端设有端子11的底座1,与底座扣接的外壳2,所述底座1与外壳2之间依次装接接触片3,转轮4,定位片5,所述接触片3外圈31设有连料32与电位刷33,所述电位刷33中部开设有分叉槽35,将电位刷33分隔为双电位刷331、333。
所述接触片外圈31与连料31、电位刷33一体成型。
所述接触片外圈31设有均匀分布的三套连料31与电位刷33。
所述定位片5下部开设有减少应力的开料孔52。
所述外壳2底部两侧均设有能增大编码器适用范围的弹性扣脚21、2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建青,未经冯建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4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输入转换装置
- 下一篇:改善待机耗能的电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