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扫频发光方式的新型荧光灯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4466.9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7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郭修;李守运;吕战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修;李守运 |
主分类号: | H01J61/36 | 分类号: | H01J6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421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频发 方式 新型 荧光 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采用扫频发光方式的新型荧光灯管。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荧光灯一般有直管荧光灯和节能灯两类,节能荧光灯通常包括螺旋形灯管节能灯和U形灯管节能灯两种。两种节能荧光灯都包括灯头、灯座和灯管,灯头设在灯座上,灯座包括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的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变压器和电子镇流器,灯座与灯管连接,灯头与电路板及灯管电路连接,通电后灯管点亮发光。
目前,现有荧光灯的发光方式都是通过灯管两端的灯丝导电后生成紫外线激发灯管内的荧光粉发光。节能荧光灯的两端通常需要四根导电灯丝,其发光时,灯丝导电加热后的温度需要达到900℃才能激发灯管内的荧光粉发光。另一方面,节能荧光灯需要安装变压器和电子镇流器,其电路板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电子元器件容易出现故障或损坏,特别是电路板上的电解电容,其寿命通常只有3000小时至5000小时。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使得现有节能荧光灯的使用寿命往往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荧光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化、使用寿命更长,采用扫频发光方式的新型荧光灯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采用扫频发光方式的新型荧光灯管,包括灯管本体和连接导电装置,灯管本体设为封闭结构,连接导电装置设在灯管本体的连接端,所述连接导电装置由两根导电体构成,两根导电体分别设在灯管本体的两个连接端;所述导电体的一端伸入灯管本体内,另一端伸出于灯管本体的连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管本体的连接端还设有连接固定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固定结构是具有一定弹性的扣钩或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固定结构是塑料扣钩或卡槽,塑料扣钩或卡槽通过注塑成型方式与灯管本体的连接端连接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体是金属导电插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管本体是直管荧光灯管、U形荧光灯管或螺旋形荧光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采用全新扫频发光方式的节能灯,扫频频率100KHz至200KHz,其电路板上只需要安装扫频芯片以及一些必要的元器件,免去了变压器和电子镇流器,特别是免去寿命较短的电解电容;灯管本体的连接端只设有两根导电插针;灯管本体可以通过扣钩或卡槽与灯座连接。相对于现有节能荧光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化,安装拆卸方便,其电路板、导电插针以及灯管的使用寿命延长三倍以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采用扫频发光方式的新型荧光灯管,包括灯管本体1和连接导电装置,灯管本体1设为封闭结构,灯管本体1内涂附有三基色荧光粉,连接导电装置设在灯管本体1的连接端。所述连接导电装置由两根导电体2构成,两根导电体2分别设在灯管本体1的两个连接端;所述导电体2的一端伸入灯管本体1内,另一端伸出于灯管本体1的连接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灯管本体1是U形节能荧光灯管,所述灯管本体1的连接端还设有连接固定结构,所述连接固定结构是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扣钩3或塑料卡槽,塑料扣钩3或卡槽通过注塑成型方式与灯管本体1的连接端连接和固定。所述导电体2是金属导电插针2,金属导电插针2可以与灯座上设有的导电插孔相适配,从而使灯头与电路板以及灯管本体1形成电连接。
当然以上实施例中的灯管本体1也可以采用螺旋形荧光灯管或直管荧光灯管。不论采用何种结构形状的灯管,只要具有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技术特征,或采用等同技术特征,都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修;李守运,未经郭修;李守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4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子装置
- 下一篇:夜间辐射冷却与蓄冷技术相结合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