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级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5020.8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0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曾祥历;齐宏文;王鹤斌;梁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新曙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电站用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核级电缆。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中长期规划,核电站将加快建设步伐,特别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会优先考虑,预计到2020年以前,将新建27个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新增核发电装机容量将达3000万千瓦,每年将有二到三个核电机组开工建设。到2020年核电在总发电容量中的比重将从目前1.8%上升到4%。对于核电站,按保守的估计,投资也在400亿美元以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希望新建核电站的平均国产化率能够达到70%,这样估计有280亿美元(约2240亿人民币)的货物可能国产化。从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分析,在目前电缆制造技术水平上,再进一步改进设备和产品开发,电线电缆的国产化率可达到95%以上。据上海电缆研究所测算,目前,我国国内核电站电缆年需求量在6000km以上,而且每年将以20%的速度递增,国际市场需求在30万km以上,核电站用电缆市场前景广阔,开发生产核电站用电缆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是现有的核电站用电缆阻燃性能不较差,安全性方面还需要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阻燃性能好、寿命长、抗震性能优的核级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若干根相互绞合的铜导体和无卤聚烯烃外护套,每根铜导体外表面依次挤包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和无卤低烟聚烯烃绝缘层构成缆芯,每根缆芯外都设有第一隔氧层,所有缆芯外共同包有第二隔氧层,每根缆芯外的第一隔氧层与第二隔氧层之间设有填充料,所述的外护套设置在第二隔氧层外侧。
所述的第一隔氧层由内向外依次为无卤低烟聚烯烃绕包带和铜带绕包带。
所述的第二隔氧层由内向外依次为无卤低烟聚烯烃绕包带和铜带绕包带。
所述的填充料为无卤低烟填充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电缆具有较强的电性能、绝缘性能、阻燃性能;电缆结构紧凑、圆整,完全能够满足核电站用电缆的性能要求。主要应用于核电站,也可用于高层建筑、地铁、船舶、石化等领域,用途比较广泛。由于它具有HCL释放量低、绝缘电阻高、产品寿命长等优点,在燃烧时不产生有毒气体和烟雾,有利于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受灾人员的撤离,同时对仪器、设备不产生腐蚀,完全适用于核电站及其它安全要求高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导体,2是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是聚烯烃绝缘层,4是聚烯烃绕包带,5是铜带绕包带,6是填充料,7是聚烯烃绕包带,8是铜带绕包带,9是聚烯烃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核级电缆,包括若干根相互绞合的铜导体1和无卤聚烯烃外护套9,每根铜导体1外表面依次挤包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和无卤低烟聚烯烃绝缘层3构成缆芯,每根缆芯外设有第一隔氧层,所有缆芯外共同包有第二隔氧层,每根缆芯外的第一隔氧层与第二隔氧层之间设有填充料6,所述的外护套9设置在第二隔氧层外侧,所述的第一隔氧层由内向外依次为无卤低烟聚烯烃绕包带4和铜带绕包带5,所述的第二隔氧层由内向外依次为无卤低烟聚烯烃绕包带7和铜带绕包带8。所述的填充料6为无卤低烟填充料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新曙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新曙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5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网机防撞梭装置
- 下一篇:环锭细纱机中集聚纺纱装置的一体化异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