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荷集结式净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5313.6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1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定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D35/06;C10M175/00;H01F2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地址: | 201601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荷 集结 式净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或化学的分离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荷集结式净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净化油质较多的采用一种静电的方式,其主要结构是在箱体内腔呈间距支承连有若干个平板状正、负电极板,在正、负电极板之间充填有泡沫状集尘物,工作时通过箱体内正、负极板产生静电的作用,使其电极之间的泡沫状集尘物对需净化油液中的颗粒杂质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油液净化的目的。这种结构的主要不足之处是正、负电极板之间填充的集尘物因油液中的颗粒杂质存积过多,正、负电极会有击穿的可能,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急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提高油液颗粒杂质净化纯洁度的电荷集结式净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电荷集结式净油装置,它包括进油管、出油管、高压电极、精滤器,其特征在于:还有一组分流管,集结室;所述一组分流管各自安装有电极网,电极网两端与分流管管端法兰之间安装有绝缘隔离罩,电极网接线端外包绝缘层从分流管侧壁引出,所述一组分流管并联连接,并联连接的一端口接进油管,并联连接的另一端口顺次与集结室、精滤器、出油管串接连接,所述高压电极的正电极、负电极与不同的分流管的电极网接线端相接构成正电荷腔及负电荷腔。
所述一组分流管为一对称的两个分流管,两分流管的电极网接线端分别与高压电极的正电极、负电极相接。
所述一组分流管为呈品字形的一大二小同长度的三个分流管,大分流管的截面积与小分流管总截面积相同,大分流管与小分流管的电极网接线端分别与正负电极的正电极、负电极相接。
所述分流管为双筒同心管,筒壁之间充填有绝缘材料层。
所述正、负电极网呈之字形,电极网与分流管管壁留有一定间隙。
所述集结室壁内安装有导流板,构成之字形流油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荷集结式净油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油液平均分流于独立的带高压电的正电荷腔和负电荷腔,电极分开设置杜绝了可能产生的正、负电极击穿的可能;2)电极分开设置便于油液中的杂质在流动方向上百分之百地被带上电荷,不会错过、漏过;3)集结室之字形油液通道加长了带正、负电荷杂质颗粒接触的机会,令其完全中和,增大的颗粒更易被过滤,过滤精度能达到亚微米级,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让主油箱的油液达标合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一种电荷集结式净油装置,它包括:进油管1,出油管2,高压电极,精滤器3,一组对称分流管4、5,集结室6。所述一组对称分流管4、5分别安装有电极网41、电极网51,所述电极网呈之字形,油液进入安装有电极网的分流管中,在电极网的作用下,油液中的颗粒,如铁素体和非铁素体的磨损物、残骸、各种氧化物、细菌和生物污染物等杂质会带上电荷,电极网呈之字形,相对传统平直板电极而言可延长油液与电极网接触的时间,有利于所有的颗粒均带上电荷。由于电极网与分流管管壁留有一定间隙,即使有较大的颗粒仍能通过电极网,不会粘附在电极网上减弱电极的影响。电极网两端与分流管管端法兰之间安装有绝缘隔离罩42、52,电极网接线端43、53外包绝缘层44、54从分流管4、5侧壁引出。所述一组分流管4、5并联连接,并联连接一端口接进油管1,并联连接另一端口顺次与集结室6、精滤器3、出油管2串接连接,所述高压电极的正电极与含电极网41的分流管4电极接线端43相连接,构成正电极腔,高压电极的负电极与含电极网51的分流管5电极接线端53相连接,构成负电极腔。这样正电极形成的正电荷腔与负电极形成的负电荷腔完全分隔开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正、负电极同处一个容器中产生电击穿的可能性。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杂质同时流入集结室6进行混流,因电荷的异性相吸使杂质颗粒不断变大,轻易的被精滤器3过滤掉,为更好地让正、负电荷中和,所述集结室6壁内安装有导流板61,构成之字形流油通道。另处,本实施例中的分流管为双筒同轴心管,筒壁之间充填有绝缘材料层7,起到防潮湿、保持干燥、屏蔽的作用。
除上述一组分流管为一对称的两个分流管,也可采取一组分流管为呈品字形的一大二小同长度的三个分流管,大分流管的截面积与小分流管总截面积相同,大分流管与小分流管的电极网的电极性相反。可按现场需要作不同的布置,可达同样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定,未经张国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5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