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鼓式帘布贴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5491.9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7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戴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建阳龙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30 | 分类号: | B29D3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42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帘布 贴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轮胎机械,一种用于轮胎成型贴合的帘布筒贴合机的改进,特别是一种鼓式帘布筒贴合机的改进。
背景技术
帘布筒是用于生产橡胶轮胎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品。现有的鼓式帘布筒的贴合机的外瓦直径一般为不可调或有级可调,所以仅适用于贴合帘布筒周长不经常改变的情况,适应规格较单一;同时其涨鼓后瓦间易产生贴合不实;其上布方式为两端夹子夹布,供布方式为单工位上布,工艺落后,使该类机型的使用受到很大局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帘布筒贴合机结构进行改进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鼓式帘布筒贴合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鼓式帘布筒贴合机,包括主机(含主机箱、主轴、传动装置、直线导轨)、贴合鼓、下压辊、划中心线装置、帘布供料装置、真空吸附装置和电控系统,主机在鼓式贴合机的机箱上,装有贴合鼓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贴合鼓直径伸缩采用滚珠丝杆副轴向位移传动系统和等宽错贴需要的滚珠丝杆副机箱轴向位移往复运动系统,所述贴合鼓由外瓦组、弹片、圆台体及紧贴其斜面的支撑滑块组成;其涨鼓方法为滚珠丝杆副传动,当支撑滑块在滚珠丝杆副丝杆的轴向位移时,鼓径相应随着伸缩,直径扩张时,用于贴合帘布筒,缩拢时,直径减小,可以取下贴合好的帘布筒;操作时根据工艺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在滚珠丝杆机构的驱动下,由编程控制支撑滑块作轴向位置的无级差移动,相应其直径无级差伸缩,即可连续调节直径大小,实现定长贴合,适应轮胎多规格帘布筒贴合,工艺调整和生产操作均十分方便。
在该贴合机结构中,相邻的外瓦片采用不锈钢弹片的搭接,涨鼓状态为瓦间连续性,从而使下压辊与贴合鼓可连续压实。另外上布方式改为真空吸附方式,对沿轴线方向和倾斜于轴线的首层帘布,上布均能快捷、准确、整齐,主机箱支撑在直线导轨上,在滚珠丝杆副传动下,沿主轴方向轴向移动,即可做等宽帘布的错位贴合,供布方式为等宽错贴方式,节约供料装置用地。
本帘布筒贴合机与现有的贴合机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具有适合帘布宽度和直径的径向涨缩的贴合鼓,每次涨缩贴合鼓瓦间始终保持瓦环的连续性各无间隙,有利于保证贴合质量;
2、径向涨缩的贴合鼓可以在工艺要求的一定直径范围内实现无级调控,同一个贴合鼓,可适合于多规格轮胎不同帘布筒的贴合要求;
3、由于采用等宽错贴,可减少多层供料架的设置,节约占地和制造成本,利于车间规划与工艺布置;
4、设置了真空吸附装置,首层斜交帘布上贴时,由真空吸附于金属鼓上,方便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帘布筒贴合机的贴合鼓径向剖视示意图;
图2为相邻的瓦间搭接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该贴合机由主机(含主机箱、主轴、传动装置、直线导轨)、贴合鼓、下压辊、划中心线装置、帘布供料装置、真空吸附装置和电控系统组成。直径可无级伸缩的贴合鼓结构如图1所示。该贴合鼓的外层由若干组外瓦1构成,每一组外瓦的内侧带有支撑滑块2,支撑滑块2的斜面紧贴圆台体4的斜面。圆台体4套装在主轴3上,通过滚珠丝杆副丝杆传动系统带动作轴向移动,以此带动该外瓦的伸缩,从而形成不同大小的鼓径。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八组外瓦片,完全满足贴合及涨缩的技术要求。八片外瓦由滚珠丝杆副及联接装置驱动的径向收缩机构组成,它可以根据贴合工艺要求,同步径向涨鼓或收缩。其涨缩直径通过PLC编程来实现。外瓦环涨缩过程始终近似于同心圆,并能达到瓦间的连续性和无间隙,以确保贴合质量。
贴合鼓表面结构如图2所示,由数组合金铝和不锈钢组成。不锈钢弹片5一边固定在一个外瓦片上,另一边搭接在相邻的另一片外瓦之间,从而保证贴合鼓在涨缩过程中,其表面始终连续无间隙。
在首层贴合位置设有与斜帘布斜角相匹配的真空吸附孔,确保吸住帘布端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建阳龙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建阳龙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54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