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垂直堆迭的折合椅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5973.4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8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聪杰 |
主分类号: | A47C4/14 | 分类号: | A47C4/14;A47C5/12;A47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折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不需要螺丝来结合,且能稳固垂直堆迭的折合椅。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可收折的折合椅大多数以金属材质制成,亦有以复合材料来制造,而在产制加工过程中必须通过焊接、铆接或螺丝等固定结合组件或手段来加以组合安装,所以加工产效上较为费时、费力,且在各部位制造过程中的弯制、烤漆等手续上,亦较费时、费力,对整体产业加工成本而言较高。
又,在已知的折合椅设计上,因无利于堆迭储放或运输的空间考虑,所以在储放或运输上,椅具间彼此的堆迭较无定位性,也因此在安全性以及堆迭空间密度上,较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螺丝来结合,且能稳固垂直堆迭的折合椅。
本实用新型的具垂直堆迭的折合椅,包含一体成型有靠垫的前椅脚、后椅脚以及座板,其中:
前椅脚的两椅脚内侧各设有一供后椅脚组装的凹孔,以及一供座板组装的T形轴芯;
后椅脚的两椅脚外侧各设有一可组装于前椅脚凹孔中的T形轴芯,另于后椅脚的顶端两侧各设有可组装座板的圆柱;
座板靠后方的两外侧下缘,各设有一可含扣组装于前椅脚内侧T形轴芯处的C形卡榫,而座板底部的左右内壁各有一供后椅脚顶端两侧圆柱组装的滑槽。
该一体成型有靠垫的前椅脚、后椅脚以及座板,是以聚丙烯塑料混合纤维再以辅气射出成形。
该前椅脚的两椅脚内侧间设有一横杆,该横杆上设有一内凹的凹槽。
该前椅脚的两椅脚内侧所设的凹孔中,设一崁掣孔供孔盖塞盖固定。
该后椅脚的两椅脚的内侧间设有一横杆,横杆上设有一凸条。
本实用新型的椅子本体所包含的:一体成型有靠垫的前椅脚、后椅脚以及座板是以聚丙烯(pp)塑料混合纤维再以辅气射出成形,因此组装迅速、省时,具有优异的产业经济价值与产业利用性。
又,椅子的前椅脚、后椅脚各设计有凹槽、凸条的定位设计,方便于安全稳固的垂直堆迭椅子,所以能有效减少运送空间,降低运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3为图2的左侧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椅脚。
图7为图6的左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椅脚的凹孔及孔盖组合示意图。
图9为图6中的9-9剖视图。
图10为图8的左侧视图。
图11为图10的孔盖组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椅脚的凹孔、孔盖及后椅脚T形轴芯组合后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椅脚。
图14为图13的左侧视图。
图15为图13的15-15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板。
图17为图16的左侧视图。
图18为图16的18-18剖视图。
图19为图17的19-19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堆迭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前椅脚 10靠垫 11凹孔 111崁掣孔
12T形轴芯 13横杆 131凹槽 14孔盖
141塞柱 142倒勾 2后椅脚 21T形轴芯
22圆柱 23横杆 231凸条 3座板
31C形卡榫 32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部分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螺丝来结合,且能稳固垂直堆迭的折合椅实施例,该椅子本体所包含的:一体成型有靠垫10的前椅脚1、后椅脚2以及座板3是以聚丙烯(pp)塑料混合纤维再以辅气射出成形。
如图6至图12所示,两前椅脚1的内侧各设有一供后椅脚2组装的凹孔11,以及一供座板3组装的T形轴芯12,两前椅脚1的内侧间设有一横杆13,该横杆13上设有一内凹的凹槽131,另于凹孔11中设一崁掣孔111以供孔盖14的塞盖固定(如图11及图12所示例)。
如图13至图15所示为后椅脚2,于两后椅脚2外侧各设有一可组装于前椅脚1凹孔11中的T形轴芯21,另于后椅脚2的顶端两侧各设有可组装座板3的圆柱22;于两后椅脚2的内侧间设有一横杆23,横杆23上设有一可卡入前椅脚1横杆13凹槽131中的凸条2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聪杰,未经黄聪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59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