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罐车及其外部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6136.3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3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义;袁彦华;申永辉;韩永涛;张连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B60P3/2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吕俊清 |
地址: | 529144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车 及其 外部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罐车,尤其与液罐车的外部加热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北方,气温通常都在0℃以下。在这种天气状况下,液罐车在运输凝点较低的介质时不但要求罐体有保温层,还要求有加热装置,否则罐体内的液体会凝固。如:花生油在3℃时就凝固了,如果液罐车没有加热装置,花生油将无法卸货。现有液罐车的加热装置主要有罐体内部焊加热管或罐体外部焊加热槽等方式。目前液罐车外部的加热槽通常为长方形结构,但加热槽通常壁厚比较薄,加热时,加热槽存在内部压力,这种长方形的加热槽容易发生崩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罐车的外部加热装置,其耐压性能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罐车的外部加热装置,包括一盒状的第一加热槽,所述第一加热槽内设置有容纳热介质的空腔,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底面为弧形面。
所述的液罐车的外部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加热槽的空腔内设置有一将所述空腔分隔成两通道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底部内壁相连,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槽的一端内壁相连,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另一端内壁之间设置有一连通所述两通道的回流口。
所述的液罐车的外部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外部加热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槽两侧的第二加热槽和第三加热槽,所述第二加热槽和第三加热槽均为盒状,所述第二加热槽和第三加热槽内均设置有容纳热介质的空腔,所述第二加热槽的空腔与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其中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加热槽的空腔与所述第一加热槽的另一通道连通。
所述的液罐车的外部加热装置,其中,第二加热槽和/或第三加热槽的底面为弧形面。
所述的液罐车的外部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加热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供热介质流入的进口,所述第三加热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供热介质流出的出口。
所述的液罐车的外部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加热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排水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罐车,包括一用于装载货物的罐体和上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槽焊接在所述所述罐体的底部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液罐车的外部加热装置的加热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长方形加热槽,其耐压性更好,能够有效避免液罐车加热槽的崩裂问题;且弧形加热槽相比长方形加热槽在同等受热面积的情况下的自重更轻,符合液罐车轻量化设计的要求。三个加热槽同时加热,保证了罐体加热均匀,也提高了加热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加热装置焊接在液罐车罐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加热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中箭头方向为热介质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液罐车外部加热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外部加热装置包括:一焊接在液罐车罐体1的底部中心的第一加热槽2和分别焊接在罐体1底部并位于第一加热槽2两侧的一第二加热槽3和一第三加热槽4。
第一加热槽2呈盒状,其两端封闭,内部设置有容纳热介质的空腔21。为了提高第一加热槽2的耐压性,避免第一加热槽2在加热过程中出现崩裂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加热槽2的底面设计成弧形,实验证明,该种底面为弧形的加热槽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长方形加热槽的耐压性更好,且,同等受热面积的情况下的自重更轻,符合液罐车轻量化设计的要求。
为了延缓加热体通过该第一加热槽2的时间,保证热介质的热量被有效利用,本实用新型还在第一加热槽2的空腔21内设置有一将空腔21分隔成两通道211、212的隔板22。隔板22的底部与第一加热槽2的底部内壁相连,隔板22的一端与第一加热槽2一端的内壁相连,隔板22的另一端与第一加热槽2另一端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回流口213。该回流口213用以连通该两通道211、212。
第二加热槽3和第三加热槽4的结构与第一加热槽1大致相同,也呈盒状结构,其内部也设置有容纳热介质的空腔31、41,只是第二加热槽3和第三加热槽4相对于第一加热槽2的宽度更窄,其对耐压性的要求不如第一加热槽2耐压性要求高,所以,第二加热槽3和第三加热槽4的底面可设计成弧形也可不设计成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6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