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双锥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6852.1 | 申请日: | 2010-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8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伊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莉霖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47/10;B29C47/46;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双锥异 旋转 螺杆 挤出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复合型级进模制造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在模内挤丝的多工位复合型级进模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外生产的微型锥型双螺杆循环流道与挤出路线反向,导致循环流道内物料全部残留在机体内,无法挤出,导致实际挤出量大大减少,且挤出时没有压力显示,不具有压力传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经过对各种热塑性及部分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反复试验,提供一种体积更小,原料用量少、耗能低,使用方便可靠,存载转矩大的微型双锥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试验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双锥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试验机,由挤出混合塑化系统,速度分配装置,动力源,加料装置,自动循环、挤出转换装置,手动直接挤出、循环挤出转换装置,电器控制装置和气动控制装置构成。
挤出混合塑化系统包括有左旋螺杆11和右旋螺杆12,并列置于下机筒13内,左旋螺杆11和右旋螺杆12的另一端交叉闭合,呈剪刀状,闭合端与压力传感器15相连接,压力传感器15下方连接有转阀16,转阀16置于循环挤出流道7中。
循环挤出流道7在转阀16连接方向的延伸为第一挤出流道8,第一挤出流道的端口为第一出料口17;
循环挤出流道7的另一端与自动转阀14连接,其将该延伸方向分为循环流道9和第二挤出流道10,第一挤出流道的端口为第二出料口18。
在第二出料口18的下端连接有喷嘴1,喷嘴1安置在注射杆4的顶端,外部包裹有注射套2,注射套2通过注射套支架3固定,在注射套支架3的上端设置有前弹簧6,下端设置有后弹簧5,前弹簧6置于注射套支架3和下机筒13之间。
挤出混合塑化体统还包括有上机筒19,加料装置下端贯穿上机筒19,加料装置位于上机筒19外部的部分连接电动机21,电动机21与减速机20相连。
加料装置有两部分,一部分位于上机筒13的外部,一部分置于上机筒13的内部。
其中,加料装置位于上机筒13外部的部分分别是加料气缸22、强制加料装置23、料斗24和定量加料装置25,加料气缸22位于加料装置的最顶端,底部与强制加料装置23连接,强制加料装置23与定量加料装置25均为圆柱管并紧密连接,料斗24位于强制加料装置23和定量加料装置25之间,呈漏斗形斜插在圆柱管上,与圆柱管连接处有一通孔。
加料装置位于上机筒13内部的部分为定量加料装置25的下端部分,在下端部分的外壁设置有加料套33,在加料套33的外部紧贴设置进料口冷却加热装置26和加热器31,有一进风进水口30设置在加料套33上,在加料套33的底部铺设一隔热环32定量加料装置25的下端部分的顶端为出料口27。
另外,在上机筒19的内部下方还设置有气缸28和自动转阀14。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机筒加料示意图;
图3为转臂示意图;
图4为加料装置示意图;
图5为加料机转芯示意图;
图6为上下机筒加料流道示意图;
图7为下机筒加料示意图;
图8为左右旋螺杆示意图。
图中标记:1-喷嘴;2-注射套;3-注射套支架;4-注射杆;5-后弹簧;6-前弹簧;7-循环挤出流道;8-第一挤出流道;9-循环流道;10-第二挤出流道;11-右旋螺杆;12-左旋螺杆;13-下机筒;14-自动转阀;15-压力传感器;16-转阀;17-第一出料口;18-第二出料口;19-上机筒;20-减速机;21-电动机;22-加料气缸;23-强制加料装置;24-料斗;25-定量加料装置;26-进料口冷却加热装置;27-出料口;28-气缸;29-自动转阀;30-进风进水口;31-加热器;32-隔热环;33-加料套;34-加料电机;35-加料机转芯;36-转轴;37-转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挤出混合塑化系统,速度分配装置,动力源,加料装置,自动循环、挤出转换装置,手动直接挤出、循环挤出转换装置,电器控制,气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莉霖,未经伊莉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6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用主动控制液压悬置
- 下一篇:双柱正反扣电动夹克管封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