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基坑施工钢支撑轴力自适应实时补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7265.4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1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顾国明;王正平;陆云;吕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陆花 |
地址: | 2001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施工 支撑 自适应 实时 补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基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基坑施工钢支撑轴力自适应实时补偿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发展,加之土地资源的极度紧缺,近邻地铁的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地铁的安全问题。目前基坑开挖已趋于大规模化及大深度化,且施工多以明挖顺作法为主,众所周知,深基坑明挖施工往往伴随着极强的环境效应,若不对深基坑施工进行严格的变形控制,邻近的地铁会因为较大变形而影响其正常使用,严重时甚至引发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超深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的安全影响控制已逐渐演化为现代基坑工程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在上海等软土地区城市深基坑的开挖支护常用钢筋砼支撑和Ф609×δ16的钢支撑。一般钢支撑时,均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但在施工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钢支撑上所加的预应力会降低,有时会降低很多,甚至降低量达50%以上,而且此时又很难去往钢支撑上施加支撑轴力,故极易引起墙体位移。当位移过大时,将直接影响基坑旁边运营中地铁的安全。
所以,如何设计了一套能有效控制深基坑施工变形并确保运行地铁隧道安全的深基坑施工钢支撑轴力自适应实时补偿与监控系统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施工钢支撑轴力自适应实时补偿系统,可以实现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时钢支撑轴力的实时补偿,以减少基坑的变形,确保基坑周围管线及建筑物的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施工钢支撑轴力自适应实时补偿系统,包括:若干现场控制站、若干液压比例伺服控制泵站装置、若干检测元件、操作站和监控站,所述现场控制站、操作站和监控站通过CAN总线连接通信,所述CAN总线采用标准拓朴结构由主干和分枝连接而成,所述现场控制站、操作站和监控站分别连接在各分枝上;
每个所述现场控制站与若干所述液压比例伺服控制泵站装置连接,每个液压比例伺服控制泵站装置包括液压泵站和若干千斤顶,所述液压泵站分别与所述千斤顶连接并控制各千斤顶支撑各自对应的钢支撑,所述钢支撑沿基坑边一字排开并就间隔设置;
每个所述检测元件分别检测各个千斤顶的运行情况,并将该信息反馈到所属的现场控制站;
所述监控站用以监控各液压泵站的实时运行情况并对各千斤顶的运行参数进行设定;以及显示和输出各的液压泵站的实际压力值;
所述操作站用以监控各液压泵站的实时运行情况并对各千斤顶的运行参数进行设定,以及集中显示所有液压泵站的故障。
在上述的深基坑施工钢支撑轴力自适应实时补偿系统中,所述现场控制站、操作站和监控站的通信连接采用树状即插分布式模块结构。
在上述的深基坑施工钢支撑轴力自适应实时补偿系统中,所述分枝和主干通过三通接线盒连接。
在上述的深基坑施工钢支撑轴力自适应实时补偿系统中,所述千斤顶采用机械锁加液压锁的双重安全装置。
在上述的深基坑施工钢支撑轴力自适应实时补偿系统中,所述检测元件为设于液压泵站和千斤顶之间的连接管路的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深基坑施工钢支撑轴力自适应实时补偿系统,工艺技术先进、系统性能高、安全与防护体系完善、数据通信能力强、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通过采用CAN总线来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指令发送,完成千斤顶压力的自动调节,实现全自动全天侯的钢支撑轴力的实时补偿,使基坑钢支撑轴力始终处于可知可控的状态下,有效减少了基坑的变形,从而提高基坑施工质量,确保基坑周边管线及建筑物的安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深基坑施工钢支撑轴力自适应实时补偿系统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深基坑施工钢支撑轴力自适应实时补偿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CAN总线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深基坑施工钢支撑轴力自适应实时补偿系统的工艺路线示意图;
图4是每套液压比例伺服控制泵站装置的伺服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7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库源头降锰取水组合装置
- 下一篇:船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