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敏角位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7822.2 | 申请日: | 201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8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龙;俞丹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47 | 分类号: | G01D5/347;G01B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4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敏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角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角位传感可以用很多的方式来完成,如电位器、霍尔元件、可变电容器等等,基本的形式是用联动机构使这些器件与检测对象同步转动,这些器件将自己的数值变化发送出去,根据这些器件发出的数据单片机经过计算可以得到角位信息。问题是:1,信号是模拟的需要转换。2,这些器件不是专门为角位传感设计的,数值变化的线性性不完美。3,角位传感需要360度的全方位检测,而这些器件都有边界,不能发送360度的数值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制造一种能够360度的全方位检测的,直接发送数码的角位信息的光敏角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光敏角位传感器由发光器、感光器、标识器、传动机构、信息电路、连杆和外壳组成,发光器、感光器、标识器、传动机构、信息电路在外壳内,连杆和接口露出在外壳上,连杆在外壳上与传动机构的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与传动点相连接。
标识器由多个圆柱状标识盘排列而成,每一个标识盘的表面有比例地排列着一条一条的数码标识,数码标识由一个以上标识孔排列组成,每一条数码标识代表一个数值,一个标识盘的数码标识代表的角度单位是一致的,有代表百度的百度标识盘、有代表十度的十度标识盘、有代表个度的个度标识盘、有代表分度的分度标识盘、有代表秒度的秒度标识盘,各种标识盘排列起来组成完整代表度、分、秒以及校验码的标识器数码标识。
每个标识盘都与传动机构的一个传动点连接,各个传动点的传动比不相同。
感光器由不少于一个的感光点排列组成,有不少于一个的感光器固定在标识器数码标识的上方,发光器在各个标识盘的里面,信息电路的集成电路、接口、电阻电容、晶体管、电源接口等的电子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组成接受电路、解码电路、计算电路、发送电路,感光器与信息电路的接受电路连接,信息电路的发送电路与接口连接。
其中,角度单位小的标识盘的转速大于角度单位大的标识盘。
其中,标识孔有封闭的和开启的两种。
其中,标识孔的排列方向与标识器轴心的方向一致。
其中,一个标识盘的各条数码标识的标识孔的数量是一样的,位置是相同的。
其中,感光器的长度大于标识器数码标识的长度。
其中,感光点的位置与标识孔的位置是对应的。
其中,数码标识包含角位信息和校验信息。
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非常直观和方便,适用于各种角度范围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电路示意图。
附图2是:剖面示意图。
10:标识器,11:标识盘,12:百度标识盘,13:十度标识盘,14:个度标识盘,15:分度标识盘,16:秒度标识盘,17:标识器轴心,18:标识器数码标识,
20:数码标识,21:标识孔,22:封闭孔,23:开启孔,24:发光器,25:感光器,26:感光点,27:电源,
30:传动机构,31:传动轴,32:传动点,33:连杆,
40:信息电路,:41:电子元件,42:电路板,43:范围指示按键,44:设置按键,45:确定按键,
50:外壳,51:范围指示点,52: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附图1是:传感器侧视剖面示意图。
发光器24、感光器25、标识器10、传动机构30、信息电路40在外壳50内,连杆33和接口52露出在外壳50上,连杆33在外壳50上与传动机构30的传动轴31连接。
当连杆33转动的时候传动轴31跟随转动,传动轴31的转动带动传动机构30的各个传动点32转动,各个传动点32的转速比是不一样的,所以连接在各个传动点32的各个标识盘11的转动速度是不一样的。
标识器10由多个圆柱状标识盘11排列而成,每一个标识盘11的表面有比例地排列着一条一条的数码标识20,数码标识20由一个以上标识孔21排列组成,一个标识盘11的各条数码标识20的标识孔21的数量是一样的,位置是相同的,标识孔21的排列方向与标识器轴心17的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7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