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道式止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8142.2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2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于龙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龙泉 |
主分类号: | B65G47/26 | 分类号: | B65G47/26;B65G4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道 瓶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瓶整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理瓶机械上的过程整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瓶整理设备目前对待装瓶整理上线,还是采用非可控的机械流水作业模式,对来瓶的数量无法控制,要么来瓶不足转序,要么下序待装瓶过多,使得来瓶数量节拍上集散不均。因此造成的后果和不便往往是一边是堆瓶集涌,一边是无瓶可理。特别是出现了卡瓶现象会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和设备正常使用的寿命。
输送链板在主线电机及棘轮拉动下经链道带瓶前移过程中,待装瓶虽经前序顺瓶、翻瓶过程整理,但还有重叠压瓶或来瓶数量间隔不均的过程现象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公知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缺陷,为按道按时段获得有序移瓶,需要设计一种对来瓶进行止瓶分瓶控制操作,调节整个理瓶机理瓶 时序工作的节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式分流投放待装瓶下线有序前行的装置——分道式止瓶装置,破解了下序待装瓶集散旱涝不均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道式止瓶装置,设置在理瓶机械的链板传送装置上,它包括止瓶机构、动力汽缸、控制系统,所述止瓶机构连接动力汽缸,动力汽缸通过支架与链板传送装置的底座连接,动力汽缸连接控制系统。止瓶机构设置为“M”型,机构前端分离拨叉和后端后挡板的起落升降完全由动力汽缸来操纵控制,其支撑操控点在“M”型的后肩处。该止瓶机构包括前动作分离拨叉、后序动作止瓶卡口的后挡板以及作为前后升降运动支点的中轴三部分,前后序过中轴组接恰似“M”状,构成动作止瓶运动的动力来源是动力汽缸及电磁阀控制系统;所述分离拨叉、后挡板分别横向设置在纵向链板传送带的上方,通过组框“M”连接动力汽缸,动力汽缸通过支架与链板传送装置的底座连接,动力汽缸连接控制系统。所述分离拨叉的数量及后挡板卡口开口数量与链板传送带上隔离跑道的数量相等,而且其安装位置与隔离跑道上输送瓶流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道式止瓶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动力汽缸受控制系统的电磁阀控制,通过进、排气工作;分离拨叉、后挡板作上下往复运动,分离拨叉直接起到卡控待装瓶的止停和放行作用,确保单排一列正轨前行;后挡板进一步起到规范、整理、统一、序列并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道式止瓶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为按道按时段获得有序移瓶,我们依托主线线速采取由电磁阀作控制动作的电器回 路控制系统来发布指令,设置了有阻瓶机构调节挡、放瓶实施瓶流控放这样的止瓶装置,调节着整个理瓶机理瓶时序工作的节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注:
1.链板传送带;2.止瓶机构;3.分离拨叉;4.后挡板;5.动力汽缸;6.支撑中轴;7.档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道式止瓶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的分道式止瓶装置设置在理瓶机械的链板传送装置上,它包括止瓶机构2,该止瓶机构2包括分离拨叉3和后挡板4及中轴6、所述三部件横向设置在纵向链板传送带1的上方,三部件两端通过“M”组框由螺栓相接,经两端端杆轴承作支撑固定安装在主线链板输送线上。在“M”纵肩处动力汽缸中的档杆7伸出将与此点焊接,这时的分离拨叉、后挡板被连接至动力汽缸5随汽缸中档杆的伸缩分别作出自己的控放动作;动力汽缸5通过支架与链板传送装置的底座连接,动力汽缸5连接控制系统。所述分离拨叉3和后挡板4的拨叉 数量及卡口开口数量要与链板传送带上隔离跑道的数量相等,而且其安装位置与隔离跑道上输送瓶流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龙泉,未经于龙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81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炭整形辊及适用于火车运输煤炭的自动整形器
- 下一篇:一种抗干扰的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