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锻造操作机的缓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8239.3 | 申请日: | 2010-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6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印;张国仁;刘岩;吴庆会;赵晓霞;卢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市山口锻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0 | 分类号: | B21J13/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3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锻造 操作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锻造操作机上所用的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锻造行业的蓬勃发展,对锻造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而锻造操作机是锻造行业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但国内大多数大吨位锻造操作机是用在锻造环境恶劣、锻造工艺复杂的场合,当在锻造水压机对工件大压缩量的情况下,存在锻造操作机夹紧工件不松开但也随之向下移动的现象,这时,锻造水压机与锻造操作机可能存在配合不协调,这就要求锻造操作机必须具备足够的缓冲量,同时,要求工件的旋转及进给位移要一致。但是,目前国内锻造操作机大多采用机械缓冲和人为控制,因此,会存在多种突出问题:(1)机械缓冲大多采用弹簧组合构成,使用一段时间后,缓冲量减少,缓冲性能减弱,缓冲受限,不易实现过载保护;(2)在锻造过程中,导致操作机悬吊结构失去缓冲,造成钳杆瞬时受力过大而损坏;(3)对于大吨位锻造操作机来讲设置机械缓冲,外形体积庞大、占位;(4)锻打时,钳口旋转及直线移动因采用手动控制,导致旋转和位移精度低,使工件的锻打表面不均匀。以上问题直接影响了锻造生产及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不足,提供能够实现过载保护、操作方便安全、提高锻造精度和生产效率的一种大型锻造操作机的缓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升降缓冲装置和水平缓冲装置,升降缓冲装置具有两个前提升缸和两个后提升缸,前提升缸与锻造操作机的前提升机构相连,后提升缸与锻造操作机的后提升机构相连,前后液压缸组成串联式同步提升机构,前提升缸包括提升柱塞、缓冲柱塞、缸筒、缸盖、缸底、密封套、导向套、支撑套和密封件,缓冲柱塞设置在提升柱塞的里面,提升柱塞的外面是缸筒,缸筒上端连接缸盖、下端连接缸底,缸底连接在锻造操作机的车架装置上,提升柱塞的上部通过拉头与锻造操作机的升降装置相连接,提升柱塞可以沿缸筒上下移动,提升柱塞的下端与缸底之间形成下腔体,缓冲柱塞由安装在前提升柱塞中的柱塞杆组成,柱塞杆与其提升柱塞之间具有支撑套、导向套、密封套,缓冲柱塞沿提升柱塞的内部上下移动,缓冲柱塞下端与前提升缸下腔体相通、上端与外设蓄能器相通;水平缓冲装置的一端与锻造操作机的后提升机构相连,另一端连接在锻造操作机的车架装置上,水平缓冲装置具有两个双出杆缓冲液压缸,水平缓冲装置共有四个油口,其中两个同时接压力口,另两个分别接在两个油箱上,两个双出杆可作水平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平行升降的两个前提升缸内具有提升柱塞,提升柱塞的内部设置了缓冲柱塞,在锻造操作机夹紧工件没有锻造之前,缓冲柱塞在蓄能器的作用下,处于最下端,当在锻造水压机大压缩量的情况下,锻造操作机夹紧工件也随之向下移动,这时,两个前提升缸的下腔压力瞬时升高,超过蓄能器的调定压力,这时缓冲柱塞向上快速移动,压力也瞬时下降,在提升缸下腔瞬时产生一定的空间,此时,两个前提升缸瞬时跟随两前提升杆向下移动,具备了一定的缓冲量,缓冲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水平缓冲装置由于采用特制双作用液压缸替代了机械缓冲,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两个前提升缸既作为提升缸,又为缓冲缸,一缸两用,减少了辅助装置,缓冲性能得到了提高,过载保护得到很大的改善,整个设备的机械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锻造精度和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运行可靠,操作方便安全,制造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大型锻造操作机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提升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大型锻造操作机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平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说明:1、钳口夹紧机构,2、前轮总成,3、水平缓冲装置,4、前提升缸,5、前后弯板总成,6、旋转马达总成,7、后提升缸,8、轴支撑座,9、旋转油接头,10、后轮驱动总成,11、车架,12、泵站,13、缓冲缸支架,14、拉头,15、缸盖,16、滑套,17、密封套,18、提升柱塞,19、缸筒,20、缓冲柱塞,21、支撑套,22、导向套,23、缸底,24、缸体,25、双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3可以看出,锻造操作机主要由钳口夹紧机构1、回转装置、同步升降装置、行走、驱动装置、缓冲装置、动力装置及支撑这些装置的车架装置等部分组成。以上装置既是独立的组成单元,同时,又有相互联系的部分。通过以上装置可实现钢锭的上升、下降、前进、后退、上倾、下倾以及回转等动作,通过以上动作的完成,实现钢锭的成型锻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市山口锻压有限公司,未经泰安市山口锻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82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