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8284.9 | 申请日: | 201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9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潘卫国;金强;郭瑞堂;冷雪峰;朱文斌;丁承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石川岛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板 风湿 烟气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燃煤电站锅炉所排放烟气的净化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隔板布风湿法脱硫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煤占有绝对性的主导地位。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但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污染物质,是目前我国大气污染排放最大的污染源,其危害性已成为共识。燃煤带来的SO2和酸雨污染不仅是中国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目前还是制约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一般来说,SO2排放总量和烟气中SO2浓度增加率与燃煤量及燃煤的含硫量有关。电力工业作为燃煤大户,消耗的煤炭数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半数以上,而且多年来我国电力结构中火电所占比例居高不下,始终稳定在80%左右。因此,电力行业是我国SO2的最重要排放源,控制发电过程中的SO2排放,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酸雨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来说,常用的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有湿法、干法和半干法等。其中,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由于具有运行可靠性好、脱硫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强等优点,已成为主流的烟气脱硫工艺。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脱硫塔是整个工艺的核心部件,常用的脱硫塔主要有喷淋塔、液柱塔、鼓泡塔和双回路塔等。在这些塔型中,喷淋塔具有结构简单、阻力小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对于目前的传统脱硫塔来说,由于烟气从侧向进入塔内而后转向向上流动,这就造成了塔内气液两相流速分布的不均匀,这样就会使得塔内压降增大,脱硫效率降低。本发明人的一种均匀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专利号:201010138758.3)与本实用新型相比主要存在塔内构件多,一次投资相对较多和对塔内压降影响相对较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
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包括脱硫塔8,所述的脱硫塔8包括烟气入口3、烟气出口7、脱硫产物排浆口1、浆液喷淋区5、除雾器区6、脱硫剂浆液池9、石灰石浆液外部补给装置10、氧化空气系统11和浆液循环泵2及隔板布风区4;
烟气出口7开在脱硫塔8的顶部,脱硫剂浆液池9设在脱硫塔8的底部,脱硫剂浆液池9底部侧边开有脱硫产物排浆口1;
石灰石浆液外部补给装置10和氧化空气系统11分别与脱硫剂浆液池9连接;
脱硫塔8的底部脱硫剂浆液池9和顶部烟气出口7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向下倾斜的烟气入口3、隔板布风区4、浆液喷淋区5、除雾器区6,浆液池9与浆液喷淋区5之间通过外置的浆液循环泵2相连。
所述的隔板布风区4区设有一块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与一种均匀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专利号:201010138758.3)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布风区仅用一块隔板代替了一种均匀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的两层文丘里导流管层,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由于塔内构件少,从而具有对塔内压降影响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隔板布风烟气脱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隔板布风烟气脱硫装置结构示意图中的A-A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隔板布风烟气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隔板布风烟气脱硫塔结构示意图中的A-A方向视图如图2所示。
一种隔板布风湿法烟气脱硫塔装置,包括脱硫塔8,所述的脱硫塔8包括烟气入口3、烟气出口7、脱硫产物排浆口1、浆液喷淋区5、除雾器区6、脱硫剂浆液池9、石灰石浆液外部补给装置10、氧化空气系统11和浆液循环泵2及隔板布风区4;
烟气出口7开在脱硫塔8的顶部,脱硫剂浆液池9设在脱硫塔8的底部,脱硫剂浆液池9底部侧边开有脱硫产物排浆口1;
石灰石浆液外部补给装置10和氧化空气系统11分别与脱硫剂浆液池9连接;
脱硫塔8的底部脱硫剂浆液池9和顶部烟气出口7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向下倾斜的烟气入口3、隔板布风区4、浆液喷淋区5、除雾器区6,浆液池9与浆液喷淋区5之间通过外置的浆液循环泵2相连。
烟气入口3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石川岛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学院,未经上海电气石川岛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82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胶带
- 下一篇:360度双向旋转展示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