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针双管压力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8465.1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0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艺新速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7/04 | 分类号: | G01L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7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管 压力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表,具体涉及一种双针双管压力表。
背景技术:
压力表是用于计量流体(气体、液体)压力的仪表。如图1所示,常见的压力表主要包括接头1、连杆2、传动机构(机芯)3、敏感元件5、指针6、度盘7、衬圈8以及表壳4。
在计量压力时,通过表内的敏感元件(如C型管、螺旋管、盘管等)的弹性形变,引起管端位移,其位移通过机械传动机构进行放大,由表内机芯架将压力形变传导至指针,引起指针转动来显示压力,来测量机器、设备或容器内的水、蒸汽、压缩空气及其他中性液体或气体的压力。
但是目前现有的压力表一般都是单针单管压力表,并且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使用寿命短;
(2)测量精度不高;
(3)仪表耐压性不高。
同时根据国家标准GB/T1226规定,现有技术还没有设计出关于Φ80的压力表和Φ80的双针双管压力表。
为此,设计出一种符合相关规定的双针双管压力表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压力表所面临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双针双管压力表,该压力表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具备高耐压性、长寿命以及高精度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双针双管压力表,该压力表主要包括表壳、度盘,所述表壳上安置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表壳内还安置有分别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相配合的第一测量系统和第二测量系统,以及与所述第一测量系统和第二测量系统相配合第一指针和第二指针。
所述第一测量系统由第一连杆、第一传动机构、第一波登管组成,所述第一波登管与第一接头导通,并通过第一连杆连接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第一指针;所述第二测量系统由第二连杆、第二传动机构、第二波登管组成,所述第二波登管与第二接头导通,并通过第二连杆连接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第二指针。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扇形齿轮和第一中心齿轮,所述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一中心齿轮相配合,并与第一连杆相接,所述第一中心齿轮与第一指针相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扇形齿轮和第二中心齿轮,所述第二扇形齿轮与第二中心齿轮相配合,并与第二连杆相接,所述第二中心齿轮与第二指针相接。
所述第一扇形齿轮和第一中心齿轮之间以及第二扇形齿轮和第二中心齿轮之间的齿轮型面为抛光齿轮型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机车车辆上测量液压系统或储汽缸内的压力,亦可同时测量对铜合金及锡铅合金纤料无腐蚀性、非结晶和非凝固介质的两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压力。其具有以下优点:
(1)部件的耐压要求高,凡关键测压点它的可靠性尤其重要,测压介测在非正常情况下,特别超压3-4倍条件下,部件不允许有任何渗漏,即使读数指标失效,不因渗漏而产生许多严重的事故。
(2)仪表寿命长,按国家标准GB/T1226规定抗疲劳次数为3万次。该产品抗疲劳次数为22.5万次。
(3)仪表精度高,国家标准GB/T1226精度1.5级,表是Φ100mm。而该产品精度达到1.0级而且表只有Φ80mm。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现有压力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针双管压力表由两套各自独立的测量系统和指示装置组成。被测压力作用于两测压元件(弹簧管)后致使管端各自产生相应的位移,经传动机构放大后,由固定在齿轮轴上的两指针遂将两个被测压力值分别在度盘上指示出来。
基于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2所示:
该压力表主要包括表壳、度盘(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加以赘述)。本实用新型在表壳上安置两个接头:第一接头101和第二接头102,为了与这两个接头配合,在表壳内还安置有与第一接头配合的第一测量系统,和与第二接头相配合的第二测量系统,以及相应的第一指针301和第二指针302,这样在表壳内形成两套各自独立的测量系统和指示装置。并且两套测量系统不能互相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艺新速仪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艺新速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8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整机试验台的载荷加载装置
- 下一篇:轧制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