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寰枢椎钉棒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9314.8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8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晖;林斌;杨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潘国庆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寰枢椎钉棒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寰枢椎脱位的后路手术的骨科内固定器材。
背景技术
寰枢椎脱位或半脱位作为累及颅颈区的某些损伤或疾病的一种病理状态,如果诊断不及时,其脱位程度可进行性加重,导致高位颈髓损伤而危及生命,危害性或潜在危害性大。由于保守治疗存在高不愈合率,同时严格外固定存在着治疗周期长、复位丢失、融合节段扩大和患者携带痛苦等缺点。因此,近年来出现了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内固定的寰枢椎椎弓钉技术。例如,图1所示的寰枢椎钉棒固定装置已成为目前标准术式采用的内固定器材。该寰枢椎钉棒固定装置具有四个椎弓根螺钉1、四个上开口U形连接管2、四个顶丝3、两根连接棒4、两个锁定块5、一根横杆6和两个锁定顶丝7。上开口U形连接管2上沿纵轴开有一个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小端在下且很短,该阶梯孔的大端设内螺纹且两侧开出通槽;两个通槽的宽度等于连接棒4的直径。上开口U形连接管2上阶梯孔的小端与大端的交界面处理为下凹的半球面。椎弓根螺钉1的钉头设自攻骨螺纹;椎弓根螺钉1的钉尾向外凸,钉尾的上表面开有内六方插孔,钉尾下端的环形表面处理为圆弧面。每个椎弓根螺钉1的钉头穿过一个对应上开口U形连接管2阶梯孔的小端,其钉尾落在该上开口U形连接管2阶梯孔的大端底部,构成一个上开口U形椎弓根螺钉组件。连接棒4为圆棒。每根连接棒4的中部固定安装一个锁定块5。每个锁定块5的中部开有一个横向的过孔,横杆6可以自由地插入该过孔中;锁定块5的顶面开出一个内螺纹孔贯通到该过孔。
使用时,先将横杆6插入两根连接棒4上锁定块5的过孔中,并将两个锁定顶丝7分别锁入两根连接棒4上锁定块5的内螺纹孔,组成连接棒横杆组件备用。
从后路在寰椎两侧的椎弓根各设置一个上开口U形椎弓根螺钉组件,用六角改锥将每个上开口U形椎弓根螺钉组件中椎弓根螺钉1旋入寰椎对应的椎弓根中。从后路在枢椎两侧的椎弓根各设置一个上开口U形椎弓根螺钉组件,用六角改锥将每个上开口U形椎弓根螺钉组件中椎弓根螺钉1旋入枢椎对应的椎弓根中。
将连接棒横杆组件中第一根连接棒4的下部放入枢椎右侧的上开口U形椎弓根螺钉组件的上开口U形连接管2阶梯孔大端的通槽中,将一个顶丝3锁入该上开口U形连接管2阶梯孔大端的内螺纹部。同时将第二根连接棒4的下部放入枢椎左侧的上开口U形椎弓根螺钉组件的上开口U形连接管2阶梯孔大端的通槽中,将另一个顶丝3锁入该上开口U形连接管2阶梯孔大端的内螺纹部。分别旋紧枢椎两侧上开口U形椎弓根螺钉组件上的上开口U形连接管2内的顶丝3,使这两个上开口U形椎弓根螺钉组件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棒4连接成一体。
使连接棒横杆组件中第一根连接棒4的上部放入寰椎右侧的上开口U形椎弓根螺钉组件的上开口U形连接管2阶梯孔大端的通槽中,将第三个顶丝3锁入该上开口U形连接管2阶梯孔大端的内螺纹部。将连接棒横杆组件中第二根连接棒4的上部放入寰椎左侧的上开口U形椎弓根螺钉组件的上开口U形连接管2阶梯孔大端的通槽中,将第四个顶丝3锁入该上开口U形连接管2阶梯孔大端的内螺纹部。旋紧第三顶丝3和第四顶丝3,这两个顶丝3与对应连接棒之间的挤压力,形成提拉复位力,使寰椎实现复位。
最后,旋紧两个锁定块5上的锁定顶丝7,使横杆6与两根连接棒4连接成一体。
该寰枢椎钉棒固定装置通过两根钛合金连接棒4将四个椎弓根螺钉1连接固定寰枢椎,使寰枢椎形成一体,实现稳定寰枢椎的作用,三维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使用灵活性、较广的适应症。
由于术中依靠对连接棒4进行预弯及利用寰椎上的上开口U形连接管2内的顶丝3和连接棒4之间的挤压力实现复位。因此,使用此寰枢椎钉棒固定装置进行寰枢椎复位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提拉复位力量下,顶丝3剪力过大易出现滑牙;2、在脱位严重的情况下寰椎上的上开口U形连接管2和连接棒4的距离过长,安装连接棒4困难。虽然术中通过预弯钉棒,可以达到部分复位的结果,但仍需术前实行牵引复位,在难治性寰枢脱位采用后路手术时常常由于体位因素难以实现简易、便捷、安全的复位及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寰枢椎钉棒固定装置,不仅术中可以提拉复位治疗寰枢椎脱位、稳定寰枢关节,而且可以避免顶丝滑牙及连接棒安装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9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