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管槽双S万能干式地暖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0059.9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7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国仓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管槽双 能干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同时用于单S布管和双S布管的单管槽双S万能干式地暖模块。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地暖市场和节能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原有湿式地暖水泥回填结构因层高、能耗高、升温慢、地板干硬等方面的技术隐患凸现,地暖技术已经呈现出向即热和超薄的干式地暖结构的发展趋势,并成为继暖气片、传统地暖之后的第三种新型采暖方式。干式地暖模板的品种繁多,基材和导热面层材料技术差异也很大,有铝板型、铝膜型和苯板注塑型;发泡水泥等浇注成型模块(板)、EPX注塑成型模块(板)和塑料等注塑成型干式模块(板);管槽结构可分为单管槽型和多管槽型,多管槽型模板的管槽结构繁多,可以随意铺设回折型或S型,一般为注塑成型模板,但存在大量的管槽空管,降低干式地暖模板系统的抗压强度和整体的隔热性能等不足,导致模块热损失较大,地暖使用费用大幅增加,多管槽结构干式模板因管槽结构复杂,无法实施嵌入式金属散热层,导致发热管直接与挤塑保温材料接触,在热源温度不受控的地暖环境存在一定的积热挥发现象,且单位面积的散热量较低,多管槽注塑成型模板的工艺成本相对较低。单管槽干式地暖模块的管槽单一,与发热管数量有严格的对应关系,模块管槽没有空管现象,单管槽模块的抗压强度和隔热性能均良好,因其管槽单一可嵌入金属散热层,相当于暖气片中的散热片。干式模块的管槽结构决定地暖盘管方式,地暖盘管方式直接影响各地暖区的水阻力和地暖表面温度均衡度,从而影响地暖系统的稳定性。干式地暖铺设无法实施跨区域调剂面积等管长铺设,尤其在地砖区和地板区混装的系统中,地暖模块管槽结构将直接影响地暖系统水阻力平衡问题。目前单管槽干式地暖模块的管槽结构有单S型和回折型,单S型管槽模块地暖管铺设为先左后右按顺序嵌管,地暖水温依次由高到低,表面存在一定的区域化温差,特别是模块表面各散热层接沿没有搭接施工的场合,单S型模块主要问题是管路中括号弯多、弯曲半径小,管道系统水阻力较大,施工简便但存在上述问题。现有双S模块为单管槽双S单向弯头管槽,存在大量裁切地楞、施工繁琐、单一管槽铺设结构无法保持不同面积区域的地暖水阻力平衡,容易出现小面积区域地暖短路现象,使大面积区域地暖不热,地暖系统稳定性较差。所以,如何解决干式模块的管道铺设结构,降低地暖管铺设的空槽比例,提高热量利用率和安装效率,平衡不同面积干式地暖区域的水阻力,是现有的干式地暖模块结构改进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单S管槽和双S管槽干式模块布管方式单一,无法平衡水阻力,施工切槽繁琐;多管槽干式模块空槽比例过高,不节能的缺点;提出一种单管槽双S万能干式地暖模块,可以实现不同地暖区水阻力平衡,不需要切地楞槽,不需要空管槽,适合不同面积区域单S管槽和双S管槽铺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单管槽双S万能干式地暖模块,包括模块体、直管槽和回水管槽,直管槽位于模块体直管部位,回水管槽位于模块体弯头部位,直管槽与直管槽之间连接,直管槽与回水管槽之间相连;直管槽与直管槽之间通过180°内括号弯管槽相连,直管槽与回水管槽之间通过90°外括号弯管槽相连,180°内括号弯管槽与直管槽相切,90°外括号弯管槽与回水管槽相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直管槽、内括号弯管槽、外括号弯管槽和回水管槽均为内凹U型管槽,可全部嵌入管道并可自动锁管。
模块体由绝热层、隔热发射布层和铝板导热层三层结构组成,隔热发射布层位于绝热层与铝板导热层中间;直管槽位于所述铝板导热层直管部位,内括号弯管槽、外括号弯管槽和回水管槽位于铝板导热层弯头部位。
隔热发射布层为耐高温的环保型防腐地暖反射布。环保型防腐地暖反射布为耐高温碱性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布等具备耐高温耐碱腐蚀特性的材料或与镀铝膜复合材料。绝热层为高密度抗压强度环保型挤塑板或玻镁板。铝板导热层为包括铝板在内的具备导热特性的金属板。
直管槽和回水管槽为联体结构。180°内括号弯管槽和90°外括号弯管槽都预留有膨胀空间。直管槽100%铺设管道,没有空槽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国仓,未经黄国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00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纵向型切削装置
- 下一篇:镁合金管形芯复合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