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自行车的折叠车把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0168.0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2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戚善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戚善鸣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自行车 折叠 车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尤其是一种折叠式自行车的折叠车把结构技术。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一种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在当今提倡绿色、低碳生活的时代,已被人们逐步认识和重视,但是其较大的体积又制约了它的使用面,特别是以公共交通系统为主要交通工具者和有自行车被盗经历者更是体会颇深,虽然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折叠自行车出售,但折叠后的体积还是较大,折叠操作也还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折叠自行车折叠后体积还是较大、折叠不方便,特别是把手折叠不方便而提供一种折叠率更高、折叠操作更方便的折叠车把。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把立管、把手支架、左右把手、与把手对应的左右棘爪和棘爪复位弹簧构成;把手支架固定于把立管的上部,把手支架设有与左右把手相应的铰接装置,该两铰接装置参照自行车前进方向为前后纵向错位分布,同时还设有与棘爪相应的铰接装置,把立管固接于前叉立管内;左右把手结构相同,把手的一端是握柄,另一端设有与把手支架相应的铰接装置,还设有与棘爪啮合的相应装置,两个把手分别铰接在把手支架上,在把手支架与左右把手之间设置了使左右把手位于把手支架上部且两握柄相对自行车身面对称分布的止动限位装置,所述车身面为过车身纵向对称中心与前进方向一致且与水平面垂直的面;左右棘爪分别与把手支架铰接,一端与把手相应部位啮合;棘爪复位弹簧的一端限位于棘爪,另一端限位于把手支架;左右把手位于把手支架下方时为折叠状态,左右把手绕铰接轴转到把手支架上方死点位置时,两握柄左右对称分布,为展开状态,此时把手上的相应装置与棘爪啮合,把手相对于把手支架固定;所述两握柄左右对称分布的含意是两握柄在同一水平面上对称分布在车身面的两侧、符合日常骑车习惯的状态。
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是在左右把手之间设置一棘爪和棘爪复位弹簧替代上述左右棘爪和棘爪复位弹簧,该棘爪一端与一把手铰接、另一端与另一把手相应部位啮合;棘爪复位弹簧的一端限位于棘爪、另一端限位于与棘爪铰接的把手。
上述两种折叠车把是可以较为方便地手动折叠的折叠车把,作为一种可以自动折叠的折叠车把的改进措施,是分别在左右把手设有铰接装置的一端设置拉索固定机构和拉索导向机构;设置一端限位于把手、另一端限位于把手支架的把手复位弹簧,使把手具有绕铰接轴向上旋转的趋势;设置一端固定在把手上的拉索,拉索通过拉索导向机构和拉索套引出;拉索套的一端限位于棘爪的一端、另一端根据牵引拉索的需要固定;通过牵引拉索可实现把手的折叠动作,拉索套靠拉索的反作用力控制棘爪啮合的启闭动作;把手复位弹簧驱动把手旋转的方向与拉索牵引的方向相反,拉索和把手复位弹簧驱动把手的方向可根据需要设置;这里所述的拉索是由多股细钢丝绞结而成,所述拉索套是与拉索配套使用的柔性套管,其特性是在一定的负载下长度不变;这里采用拉索操控车把自动折叠正是利用拉索的柔性传动的特性,实现在不影响车把转动效果的条件下自动折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折叠方便,并可实现自动折叠,把手前后错位叠置的折叠方式带来的效果是,至少可减小65%-8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把手由把手支架上部折叠到把手支架下部,与自行车身重叠所带来的效果是,至少可减小90%把手自身高度方向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折叠车把实施例1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折叠车把实施例1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为折叠车把实施例1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为把手支架俯视图。
图5为把手支架俯视图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把手支架左视图。
图7为折叠车把实施例2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8为折叠车把实施例2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9为折叠车把实施例2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为折叠车把实施例3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11为折叠车把实施例3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12为折叠车把实施例3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3为折叠车把实施例1的一种改进方案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14为折叠车把实施例1的一种改进方案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15为折叠车把实施例1的一种改进方案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图16为折叠车把实施例1的一种改进方案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7为折叠车把实施例1的一种改进方案的轴侧图。
图18为把手支架与把手铰接例2主视图。
图19为把手支架与把手铰接例2俯视图。
图20为把手支架与把手铰接例3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善鸣,未经戚善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0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隆倾互抑支撑结构
- 下一篇:多功能可旋转多轴咬合钻孔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