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孔激光熔覆的聚焦光路换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1147.0 | 申请日: | 2010-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6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蔡德明;李文华;赵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米特吉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4/08 | 分类号: | C23C24/08;B23K26/34;B23K26/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地址: | 24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聚焦 换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孔激光熔覆时的一种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聚焦光路进行换向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激光加工生产中,进行内孔激光熔覆时要将激光束改变方向。现有的方法是将激光机上的反射聚焦镜聚焦换成透射聚焦镜,使激光束通过透射聚焦镜聚焦后,然后再通过平面反射镜改变方向。此种装置中透射聚焦镜的热负荷承受能力较反射聚焦镜差,不能在较高的功率下使用;平面反射镜上反射的是已经聚焦的激光束,镜面承受的能量密度很高,镜面容易损坏;平面反射镜固定,反射角度不能调节,使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聚焦光路换向装置,使该装置能在激光机的额定功率下使用。同时,该装置使用寿命长、适应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内孔激光熔覆的聚焦光路换向装置,它由固定在激光机的聚焦镜安装总成8的激光束出口处的筒体1、平面反射镜总成、连接筒体1和平面反射镜总成的移动机构组成。
采用本装置,使激光束的射入光线经激光机上的反射聚焦镜反射后经过f1的路程到达平面反射镜2,经平面反射镜2反射后经过f2的路程实现了聚焦,也就是说使激光束在聚焦的过程中改变方向。f1+f2恒等于激光机反射聚焦镜的焦距f。由于反射聚焦镜的热负荷承受能力好,因此装置可在较高的功率下使用。同时,平面反射镜2反射的是尚未聚焦的激光束,镜面承受的能量密度较小,镜面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而且平面反射镜2的反射角度可进行调节,适应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聚焦光路换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内孔激光熔覆的聚焦光路换向装置,它由固定在激光机的聚焦镜安装总成8的激光束出口处的筒体1、平面反射镜总成、连接筒体1和平面反射镜总成的移动机构组成。
从图1和图3可知,平面反射镜总成由平面反射镜2、连接在平面反射镜2下部的支撑台3、支撑台3下方的凸块4、支撑台3底面上的接管5组成。其中,平面反射镜2和支撑台3构成了一封闭的水冷腔。两个接管5分别流入或流出冷却水,与水冷腔形成了循环冷却通道,其循环冷却水可由激光设备冷水机组的冷却水路引出,不必单独配水冷系统。此循环冷却通道降低了平面反射镜的温度,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从图1和图2可知,筒体1相对于射入光线的侧面的下端开有一个槽;与槽相对的筒体侧面的下边缘高于槽的最上端,下边缘与槽的最上端的距离≥平面反向镜沿槽方向的长度;移动机构包括轴6、轴6螺纹端上的螺母7;螺母7将轴6紧固在筒体1的槽内;轴6的另一端与平面反射镜总成的凸块4活动连接。移动机构可沿筒体1的槽上下移动;通过调节使轴6与凸块4活动连接的螺栓螺母,来调整平面反射镜2的角度,以改变激光束射出的方向。
因为f1+f2恒等于激光机反射聚焦镜的焦距f,所以当移动机构沿筒体1的槽上下移动改变了f1值时,就可获得要求的f2值时,以实现对内孔的激光熔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米特吉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米特吉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1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带连铸结晶辊表面电镀工装
- 下一篇:竖罐炼锌炉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