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显示产品的可转动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1290.X | 申请日: | 201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1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强;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设计谷设计有限公司;沈阳毅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8 | 分类号: | F16M11/08;F16M1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显示 产品 转动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产品的底座,尤其是一种平板显示产品的可转动底座。
背景技术
大型显示产品的体积及重量都较大,使用者欲以不同视角观看荧幕时,一般难以通过直接搬动显示产品来调整荧幕的角度,因此,大型显示产品的底座一般设计为可转动结构,以方便调整荧幕角度。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平板显示产品的可转动底座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底座主要包括底板10、用于固定显示产品的背板20、以及连接底板10与背板20的转动机构,所说的转动机构包括下端与底板10连接的立柱50、螺母套60,立柱50上表面有环形限位槽501,螺母套50下部有与环形限位槽501相配的凸环70,凸环70位于环形限位槽501内并可在限位槽501中转动;螺母套60上套装有螺母90,螺母套60上部边缘分布有侧筋80,螺母套60插套在背板20底部的插孔中,插孔内侧壁成型有与侧筋80相配的限位筋(图中末表示),限位筋卡在侧筋80上,防止螺母套60相对插孔转动,螺栓30下端抵在橡胶垫40下表面,上端穿过立柱50、螺母套60以及螺母90后,与背板20螺接。使用时,施予显示产品一定的扭力,背板20带动螺母套60相对限位槽501转动,实现显示产品的角度调整。但上述的平板显示产品的可转动底座结构存在这样的不足:旋转构件的组成元件较多,装配操作较为复杂,并且装配时的力矩难以保持恒定,容易出现或松或紧的情况,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其装配质量难以把握,有时还会遇上不会组装的消费者,因而不利于分体包装出货,增加了运输成本。另外,旋转构件中的立柱、旋转套等元件的结构较为复杂,加工性较差,精度较难保证,而本旋转构件要求各元件有较高的装配精度,否则会加剧装配难度,且装配后难于转动,为达到精度要求则必然会增加元件的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平板显示产品的可转动底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板显示产品的可转动底座,包括用于安装平板显示产品的背板,与工作面接触的底板,以及旋转构件,所述的旋转构件包括支架,以及枢接在支架上的连接件,其中,支架与底板连接,连接件与背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构件的组成元件较少,装配操作较为方便;其次,背板固定在连接件上,其与连接件的接触面积较大,所以装配时容易保持力矩的恒定,不会出现或松或紧的情况,一般消费者能够很方便地完成装配操作,利于分体包装出货,降低运输成本;再次,作为旋转构件主要元件的支架以及连接件为钣金件,其加工性好,精度容易保证,加工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构件的分解示意图(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平板显示产品的可转动底座,包括用于安装平板显示产品的背板1、底板2、以及旋转构件,所述的旋转构件包括支架3,以及枢接在支架3上的连接件4,其中,支架3与底板2连接,连接件4与背板1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连接件4上方有一压环7,一螺栓81下端抵在支架3下壁,上部穿过支架3、连接件4、以及压环7后与螺母82配合,将连接件4枢接在支架3上。为避免连接件4随意摆动,可在螺栓81上于支架3与连接件4之间套装相配合的上、下阻尼摩擦91、92片,其中,上阻尼摩擦片91上表面成型有两个以上的突起911,连接件4上成型有与所述突起911相配的插孔42,突起911插装在插孔42中;下阻尼摩擦片92下表面成型有两个以上的突起(图中末表示),支架3上成型有与突起相配的插孔32,突起插装在插孔32中。当然,连接件4与支架3之间可以有其他的枢接方式,枢接方式为较常见的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推得出多种枢接方式。
如图3、图4所示,可在连接件4上成型两个以上的过孔41,螺丝穿过过孔41后,与背板1螺接,使连接件4与背板1固定连接在一起。可在支架3下表面两侧成型两个以上的螺纹孔31,螺钉穿过底板2的过孔21后与螺纹孔31相配合,使支架3与底板2固定连接。
如图3、图4所示,为美化底座的外观、以及保护旋转构件。可在支架3外侧于连接件4下方设置装饰盖,该装饰盖分为前盖5和后盖6。所述支架3可以为“∏”型结构,前盖5为与其相配的“III”型结构,前盖5插装在支架3上,并与后盖6连接。所述的底板2底表面设置有防滑的橡胶垫22,该橡胶垫22可通过背胶粘接在底板底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设计谷设计有限公司;沈阳毅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设计谷设计有限公司;沈阳毅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12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钩形拐角桩连续辊式冷弯成形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调节的靠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