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格氏反应釜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1694.9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9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于庆武;杨青林;陈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远三联化工厂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18;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特别是一种格氏反应釜。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化工生产中,用于烷基化合成生产中的格氏试剂由现场制备,格氏试剂合成完毕后,滴加到烷基化合成反应釜中,格氏试剂合成时,需要引发剂,因此每批格氏试剂都不能完全滴加干净,釜内要留有一定量的格氏试剂,作为下一批格氏试剂合成的引发剂,标准的搪玻璃反应釜底部只有一个出料口,由人工观察控制釜内剩余量,很难控制每批都剩余相同数量,而剩余不相同量的格氏试剂,会影响烷基化合成产品的质量,格氏试剂合成所用的原材料镁花一般过量加入,反应完成后剩余少量镁花,沉淀于罐底,由底部放料时,极易堵塞管道,而格氏试剂与空气极易产生氧化反应,每次拆卸,都能浪费格氏试剂,同一反应罐中,气相与液相存在温度差,特别是在加热与冷却时,温度差别较大,格氏试剂合成开始时,罐内液位很低,标准的搪玻璃反应釜使用的测温计套管不能插入罐底液面,刚开始时只能测得气相温度,存在质量与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解决反应釜内剩余相同量的格氏试剂、并能消除管道堵塞、减少浪费和测温控制精确的格氏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格氏反应釜,由罐盖、搅拌器、罐体、废料出料口、防爆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料出料口一侧的罐体上固定连接出料口,废料出料口另一侧的罐体上固定连接测温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方案为:出料口位于罐体底部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废料出料口一侧的罐体上固定连接出料口,废料出料口另一侧的罐体上固定连接测温口的连接形式,因而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解决反应釜内剩余相同量的格氏试剂,并能消除管道堵塞,减少浪费和测温控制精确。
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1、罐盖 2、搅拌器 3、罐体 4、出料口 5、废料出料口6、测温口 7、防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罐盖1、搅拌器2、罐体3、废料出料口5、防爆装置7采用现有结构及形状,只是将废料出料口5代替过去的出料口,在废料出料口5一侧的罐体3上固定连接出料口4,废料出料口5另一侧的罐体3上固定连接测温口6,出料口4位于罐体3底部的侧壁上。
使用时,格氏试剂合成完成后,开始转料或直接滴加到烷基化反应釜中,当格氏试剂滴加到出料口4位置时,液位不再下降,从而保证了每批都剩余相同量的格氏引发剂,使烷基化合成产品的质量稳定,同时,过量镁花沉淀到罐底,消除了管道堵塞问题,需要清罐和检修时,由底部正中废料出料口5放出残渣和残液;测温计从测温口6直接插入到罐内较低的液位,能有效的测得实际反应温度,随时掌握温度变化,便于及时调整,保证了产品质量与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远三联化工厂,未经招远三联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16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轴尺寸分级机
- 下一篇:带有压力计的布袋脉冲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