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足疗床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1994.7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4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林;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永林;佟光 |
主分类号: | A47C17/00 | 分类号: | A47C17/00;A61H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足疗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特别涉及一种可进行足底按摩的足疗床。
背景技术
就目前市场而言,不同款式、不同档次的床数不胜数,但是,除了选料和外观上的创意,功能上并未有所创新,一般的床除了提供睡眠之外并无其它用途。
根据“皇帝内经”和有关中医学的脉络原理,足疗由最初保健以预防身体疾病已经发展到如今用于辅助治疗各类疾病,而且得到广泛认可。因此,足疗成了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而被社会及家庭推广应用,同时也成为一种时尚。足疗方式除了针灸、药泡之外,还包括足底按摩,其消费比例足可以和品茗、听歌等相比。而去专业的洗脚场所进行足疗不仅占用时间长,而且消费高,使很多群体(特别是工薪族)望而却步。
有必要克服所述缺陷,提供一种足疗床,不仅能够在躺卧时进行足底按摩,而且可活动腿腹部经络及肌肉,使人们足不出户也可实现足疗及强身健体的功效,帮助改善睡眠质量及预防身体疾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足疗床,不仅能够在躺卧时进行足底按摩,而且可活动腿腹部经络及肌肉,使人们足不出户也可实现足疗及强身健体的功效,帮助改善睡眠质量及预防身体疾病,同时结构简单,实施容易,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足疗床,包括设有床面的床体,还包括设置于床面上的足底按摩组件,所述足底按摩组件包括沿床面横向设置的支杆和并列套于支杆外圆的按摩珠,各按摩珠分别以可沿支杆圆周方向转动的方式与支杆配合,按摩珠垂直于支杆的横截面为圆环形。
进一步,所述支杆为至少三根并平行并列成一排;
进一步,所述足底按摩组件设置于床面上靠近床尾的一端,支杆形成的排倾斜设置,倾斜的上端朝向床尾;
进一步,所述足底按摩组件为至少两套并沿床面横向并列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床体上的足底按摩组件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沿床面横向并列设有按摩组件固定框,各套足底按摩组件一一设置于固定框内,足底按摩组件的支杆两端与各自所在的框的内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按摩珠圆环形横截面的外径沿按摩珠纵向由中间向两端逐渐缩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足疗床,包括设有床面的床体和设置于床面上的足底按摩组件,所述足底按摩组件包括沿床面横向设置的支杆和并列套于支杆外圆的按摩珠,各按摩珠分别以可沿支杆圆周方向转动的方式与支杆配合,按摩珠的横截面为圆环形;使用时,身体平躺于床面,双足踏于按摩珠上并上下反复移动,使脚底穴位受到按摩珠的挤压,从而达到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使人们足不出户实现足疗,同时活动腿腹部经络及肌肉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帮助改善睡眠质量及预防身体疾病,本实用新型并且结构简单,实施容易,使用方便,实用性非常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仰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为按摩珠沿自身纵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仰视图;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4为按摩珠沿自身纵向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
本实施例的足疗床,包括设有床面1的床体2,还包括设置于床面1上的足底按摩组件,所述足底按摩组件包括沿床面横向设置的支杆3和并列套于支杆外圆的按摩珠4,各按摩珠分别以可沿支杆圆周方向转动的方式与支杆配合,按摩珠的转动方式以往复转动最佳,按摩珠垂直于支杆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图中未示出),使用时,身体平躺于床面,双足踏于按摩珠上并上下反复移动,使脚底穴位受到按摩珠的挤压,从而达到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使人们足不出户实现足疗,同时活动腿腹部经络及肌肉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帮助改善睡眠质量及预防身体疾病。
作为前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杆为至少三根并平行并列成一排,具体实施方式为5根,按摩效果更好,使用更舒适。
作为前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足底按摩组件设置于床面上靠近床尾8的一端,支杆形成的排倾斜设置,倾斜的上端朝向床尾,便于人平躺并将足部放置于排面上并施力移动,操作更方便。
作为前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足底按摩组件为至少两套并沿床面横向并列设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两套,结构更美观及更加经济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永林;佟光,未经郭永林;佟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1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局域微尘环境检测与预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烟气除湿处理装置